1、LinkedHashMap继承了HashMap,在HashMap基础上,重写了addEntry、createEntry、recordAccess等方法
2、LinkedHashMap采用链表的结构,其数据的顺序默认为插入的顺序先进先出,accessOrder为true,为按照访问顺序排序,accessOrder为false,默认按照插入顺序排序,在get当前值放在链表的尾部
3、LinkedHashMap是如何实现LRU的。首先,当accessOrder为true时,才会开启按访问顺序排序的模式,才能用来实现LRU算法。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put方法还是get方法,都会导致目标Entry成为最近访问的Entry,因此便把该Entry加入到了双向链表的末尾(get方法通过调用recordAccess方法来实现,put方法在覆盖已有key的情况下,也是通过调用recordAccess方法来实现,在插入新的Entry时,则是通过createEntry中的addBefore方法来实现),这样便把最近使用了的Entry放入到了双向链表的后面,多次操作后,双向链表前面的Entry便是最近没有使用的,这样当节点个数满的时候,删除的最前面的Entry(head后面的那个Entry)便是最近最少使用的Entry。
详情请移步:http://blog.youkuaiyun.com/ns_code/article/details/37867985
源码剖析——LinkedHashMap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04-30 10:06:06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