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非原创,转载自: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26585943/article/details/73739427
2017 年google 后,Android studio版本更新至3.0,更新中,连带着com.android.tools.build:gradle
工具也升级到了3.0.0,在3.0.0中使用了最新的Gralde 4.0 里程碑版本作为gradle的编译版本,该版本gradle编译速度有所加速,更加欣喜的是,完全支持Java8。当然,对于Kotlin的支持,在这个版本也有所体现,Kotlin插件默认是安装的。【】
在com.android.tools.build:gradle 3.0 以下版本依赖在gradle 中的声明写法
compile fileTree(dir: 'libs', include: ['*.jar'])
- 1
但在3.0后的写法为
implementation fileTree(dir: 'libs', include: ['*.jar'])
或
api fileTree(dir: 'libs', include: ['*.jar'])
- 1
- 2
- 3
在3.0版本中,compile 指令被标注为过时方法,而新增了两个依赖指令,一个是implement 和api,这两个都可以进行依赖添加,但是有什么区别呢?
api 指令
完全等同于compile指令,没区别,你将所有的compile改成api,完全没有错。 A-B-C,当A引用C 的时候,如果C发生了修改,
A,B,C都需要重新编译。编译效率大大降低。
implement指令
implement指令
这个指令的特点就是,对于使用了该命令编译的依赖,对该项目有依赖的项目将无法访问到使用该命令编译的依赖中的任何程序,也就是将该依赖隐藏在内部,而不对外部公开。
A-B-C,当A引用C 的时候,如果C发生了修改,
文不如图
只有B需要重新编译,编译速度变快。
文不如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用api指令编译,Glide依赖对app Module 是可见的,app Module也可以使用Glide依赖
这里写图片描述
用implement指令编译依赖对app Module 是不可见的,app Module不可以直接使用Glide
建议
在Google IO 相关话题的中提到了一个建议,就是依赖首先应该设置为implement的,如果没有错,那就用implement,如果有错,那么使用api指令,这样会使编译速度有所增快。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implementation
来进行依赖,这样会大大改善工程的构建时间,除非你明确需要向外暴露当前 lib 依赖的接口时,才需要使用 api 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