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Socketaddr与socketaddr_in在#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netinet/in.h>头文件定义。Socketaddr结构体有16个字符的长度,包含sa_family和sa_data[14] 两个元素,分别定义了地址族和协议地址内容。
struct sockaddr
{
unsigned short sa_family; /* 地址族, AF_xxx */
char sa_data[14]; /* 14 字节的协议地址 */
};
再来看看socketaddr_in结构体,它也具有16个字符的长度,内容相比Socketaddr结构体要具体些,由sin_family指定地址族,sin_port指定端口号,sin_addr指定了32位IP地址,sin_zero[8]用来填充结构体。
struct sockaddr_in
{
short int sin_family; /* 地址族 */
unsigned short int sin_port; /* 端口号 */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 32位IP地址 */
unsigned char sin_zero[8]; /* 填充0 以保持与struct sockaddr同样大小 */
};
Socketaddr与socketaddr_in具有相同的长度,相同定义了地址族等参数,其实它们在一定情况下是通用的(下面会举例说明),可以对它们进行memcpy、memcmp等操作,不过在实际应用中,最好对它们进行类型转换,以免编译器报warning。不过问题也来了,它们既然是通用的,为什么还要分别定义呢,这就涉及协议的兼容性问题,我们知道,数据在计算机都是01表示的,其实这两个结构体存储的内容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具有相同的01数据结构。使用Socketaddr兼容性好,使用socketaddr_in方则便数据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