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Redis 安装
第一步:下载安装包并解压缩
下载地址: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2.8.12.tar.gz 下载后上传到目录 /usr/local
解压缩:tar -xzvf redis-2.8.12.tar.gz
由于解压缩后,名字过长,进行一下软连接: ln -s redis-2.8.12 redis
此时,我们进入redis目录,可以看到其目录结构如下:
第二步:安装
进入redis目录,执行make命令 [root@localhost redis]# make PREFIX=/usr/local/redis install
注意:这里的PREFIX为了指定安装目录
安装完成后,你将可以在/usr/local/redis看到一个bin的目录,里面包括了以下文件:
第三步:验证redis是否安装成功
[root@localhost redis]#ls
[root@localhost redis]#cd src
[root@localhost src]#./redis-server
这一条命令是启动redis服务,如果出现下图说明,redis服务启动成功
并且我们可以看到,redis的默认端口号(port)是6379,进程号(PID)是30204
接着,我们需要再打开一个终端窗口,来执行redis客户端
[root@localhost ~]#cd /usr/local/redis
[root@localhost redis]#cd src
[root@localhost src]#ls
[root@localhost src]#./redis-cli
127.0.0.1:6379>set name liuyi
OK
127.0.0.1:6379>get name
“liuyi”
OK,到此redis就算安装成功了。
第二部分 Redis服务后台启动的配置
第一步:复制脚本到目录 /etc/rc.d/init.d
说明:/etc/rc.d/init.d/目录下的脚本就类似与windows中的注册表,在系统启动的时候某些指定脚本将被执行
根据以上步骤安装redis时,其脚本位于:/usr/local/redis/utils/redis_init_script
将redis_init_script复制到/etc/rc.d/init.d/,同时易名为redisd,如下:
[root@localhost ~]# cp /usr/local/redis/utils/redis_init_script /etc/rc.d/init.d/redisd
如果这时添加注册服务:[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add redis
将报以下错误:service redis does not support chkconfig(即redis服务不支持chkconfig)
此时,我们需要修改redis脚本
第二步:修改redis脚本
使用vi打开脚本,查看脚本信息: [root@localhost ~]#vi /etc/rc.d/init.d/redis
看到的内容如下(下内容是更改好的信息,红色标记的地方是更改过后的):
这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chkconfig: 2345 80 90
这一行,chkconfig后面有三个参数:2345,80,90,意思是告诉chkconfig程序,需要在rc2.d~rc5.d目录下,创建名字为 S80auto_run的文件连接,连接到/etc/rc.d/init.d目录下的的auto_run脚本。第一个字符是S,系统在启动的时候,运行脚 本auto_run,就会添加一个start参数,告诉脚本,现在是启动模式。同时在rc0.d和rc6.d目录下,创建名字为K90auto_run的 文件连接,第一个字符为K,个系统在关闭系统的时候,会运行auto_run,添加一个stop,告诉脚本,现在是关闭模式。
(2)上图中第二个红框中,原来的路径是
EXEC=/usr/local/bin/redis-server
CLIEXEC=/usr/local/bin/redis-cli
我们注意到,在该路径下,redis-server和redis-cli起不起来,这是由于要起redis服务,是在路径/usr/local/redis/src/redis-server和/usr/local/redis/src/redis-cli,所以,此时在这里需要修改路径。
(3)PIDFILE和CONF
1>CONF 的路径是/etc/redis/6379.conf,查看时发现没/etc/redis目录,也没有6379.conf文件
此时,我们需要:
[root@localhost ~]# mkdir /etc/redis
[root@localhost ~]# cd /usr/local/redis
[root@localhost redis]# cp redis.conf /etc/redis/6379.conf
2> PIDFILE的路径是/var/run/redis_6379.pid
PIDFILE设置是在/etc/redis/6379.conf文件中的
我们首先用vi来编辑该文件
修改:将 daemonize设为yes
注意:
- daemonize no:默认情况下Redis不是作为守护进程运行的,如果你想让它在后台运行,你就把它改成yes,不然在执行service Redis stop
时会报:var run redis.pid does not exist - pidfile /var/run/redis.pid:当Redis作为守护进程运行的时候,它会把 pid 默认写到
/var/run/redis.pid 文件里面。
(4) EXEC CONF
在 EXEC CONF 后面添加 & 的意思是把启动redis作为后台启动,否则redis的启动会占用前段的命令行,其他操作将无法进行。
以上操作完成后,即可注册redis服务:
[root@localhost ~]#chkconfig –add redis
接着可以启动redis服务
[root@localhost ~]# service redis 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