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包在网络协议栈中从上向下流动时,需要在数据的首部和尾部为其增加相应的包头和包尾。例如在TCP/IP协议栈中,数据从应用层向下传输的过程中,需要为其封装TCP头部、IP头部等,使得接收端能根据各层的报头来正确的接收数据。这就要求存储数据的缓冲区是可变长的,而同时如果数据是通过拷贝在协议层之间传输时,大量的拷贝会极大的影响性能。
因此在VxWorks中,网络协议栈采用了MBlk-ClBlk-Cluster三元组的结构来存储数据。
1)在为数据包封装头部时,申请一个新的mBlk来存放待封装的报头,并将其链接到mBlk链的头部,这样就不需要拷贝了。
2)将真正待传输的上层数据存放在Cluster中,MBlk通过操作Cluster来引用数据。这样数据在协议层之间传输时,只需要修改MBlk的指针即可,不用真正的拷贝数据。
使用三元组的结构来存储网络协议栈中的数据,可以极大的提升系统性能。
1、存储池netPool
存储池netPool与内存池类似,在初始化的时候,就先根据配置构造好一定数量的mBlk、ClBlk和Cluster。然后在需要用到时,从存储池中取出相应的结构,并将其组合在一起即可。
存储池初始化后的示意图如下:
由上图可知,一个存储池又可分为一个mBlk池、一个ClBlk池和多个Cluster池,其中不同的Cluster池中存放着大小不同的Cluster,Cluster的大小默认可以为64、128、256、5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