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型简介
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看做只包含一个神经元的2层神经网络:
其激活函数为sigmoid函数:
f(z)=11+exp(−z)
模型输出为:
hθ(x)=f(θTx)=f(θ0+θ1x1+...+θnxn)
求最优参数的最大似然函数可以表示为:
l(θ)=∑i=1m(yiln(hθ(x))+(1−yi)ln(1−hθ(x)))
目标函数为:
J(θ)=[−1m∑i=1m(yiln(hθ(x))+(1−yi)ln(1−hθ(x)))]+12λ||θ||2
最小化上式的第一项相当于最大化似然函数,也可以看做对模型输出和真值之间的不同施加惩罚。第二项是正则化项,对过大的参数施加惩罚,防止模型过拟合。
2. 模型训练
模型参数的求解可以通过批量梯度下降法求得。
目标函数的导数为:
∂J(θ)∂θ=[1m∑i=1m(hθ(x)−yi)x]+λθ
若根据上式进行编程,需要for循环来实现,算法的执行效率较低,可以将公式矩阵化,去掉for循环,改善代码的执行效率。
目标函数的矩阵形式表示为:
∂J(θ)∂θ=1mX(hθ(X)−y)+λθ
其中 X 是(n+1)*m大小的矩阵,每一列表示一个实例,样本数为m。
每一次迭代过程中参数更新:
θ=θ−α∂J(θ)∂θ
其中 α 为参数的学习率。
3. python代码实现
for i in xrange(0, num_passes):
# batch gradient descent
delta_theta = X.dot(sigmoid(X.T.dot(theta))-y)
delta_theta *= 1.0/num_examples
delta_theta += reg_lambda*theta
# gradient descent parameter update
theta += -alpha*delta_theta
return theta
给定下面类别数为2,包含200个样本的数据库:
使用sklearn.linear_model.LogisticRegressionCV()得到的训练结果如下图(左)所示,本文批量梯度下降算法的实验结果如下图(右)所示:
完整的python代码地址为:
https://github.com/dumengnanbuaa/logistic-regression_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