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起伏子序列
Time Limit: 1000 ms Case Time Limit: 1000 ms Memory Limit: 64 MB
Description
我们先介绍一下最长递增(递减)子序列的概念,子序列的定义在数学书上介绍过了,严格的定义就不说了,大概意思就是序列S中部分元素组成的序列,当然顺序要保持一致,注意子序列并不要求元素连续相邻。最长递增(递减)子序列顾名思义就是递增且最长的一个子序列。
还不太明白?没关系,举个例子就清楚了。
例如: 序列S = 1,5,3,2,4,6,3
最长递增子序列有 1,3,4,6 和 1,2,4,6 两个,长度都是4
当然这个经典的问题网上有很多很多的代码,所以当然不会考这个啦!
我们稍微做了一点变动,求最长起伏子序列的长度。
所谓起伏就是任意元素的前后元素必须都比他大或者同都比他小,序列呈锯齿状,高低起伏。
例如,序列S2 = 1,4,2,3,7,3,6
最长起伏子序列就是: 1,4,2,7,3,6 长度为6
还不太明白?没关系,举个例子就清楚了。
例如: 序列S = 1,5,3,2,4,6,3
最长递增子序列有 1,3,4,6 和 1,2,4,6 两个,长度都是4
当然这个经典的问题网上有很多很多的代码,所以当然不会考这个啦!
我们稍微做了一点变动,求最长起伏子序列的长度。
所谓起伏就是任意元素的前后元素必须都比他大或者同都比他小,序列呈锯齿状,高低起伏。
例如,序列S2 = 1,4,2,3,7,3,6
最长起伏子序列就是: 1,4,2,7,3,6 长度为6
Input
对于第N组测试数据:
第2N-1行:序列长度L (1<=L<=5000),当L为0时测试结束
第2N行:序列S,元素Si(0<=Si<=231-1)用空格隔开
第2N-1行:序列长度L (1<=L<=5000),当L为0时测试结束
第2N行:序列S,元素Si(0<=Si<=231-1)用空格隔开
Output
每组数据输出一行,第N组数据格式如下:
第N行:一个整数x,代表第N个序列S的最大起伏子序列的长度
第N行:一个整数x,代表第N个序列S的最大起伏子序列的长度
Sample Input
Original | Transformed |
7 1 4 2 3 7 3 6 4 4 3 2 3 0
Sample Output
Original | Transformed |
6 3
Source
小兔齐齐
————————————————————AHU的分割线————————————————————
思路:这其实就是最长上升子序列的变种。但是我目前只能给出O(n^2)的做法。状态转移略微发生了变化。事先并不清楚第一个元素开始先上升的长还是先下降的长。我的办法是用两个数组,dp[ ]和dq[ ]一个是先上升一个是先下降。
然后思考一下,怎样起伏呢?很简单,如果前 i - 1 个元素能够成的最长子序列长度是奇数,那么、、、如果是偶数那么、、、先不看是否符合增减性,(因为两种可能都可以成立),先看如果转移过来,子序列会不会变长,然后分奇偶,看是否符合增减性。
代码如下:
/****************************************/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math>
#include <stack>
#include <queue>
#include <vector>
#include <map>
#include <string>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const int N = 5005;
int sq[N];
int dp[N], dq[N];
int main()
{
int n;
while(~scanf("%d", &n)) {
if(!n) break;
int ans = 0;
for(int i = 0; i < n; i++) {
scanf("%d", &sq[i]);
dp[i] = dq[i] = 1;
for(int j = 0; j < i; j++) {
if(dp[i] < dp[j] + 1) {
if(dp[j]&1) {
if(sq[j] < sq[i])
dp[i] = dp[j] + 1;
}
else {
if(sq[j] > sq[i])
dp[i] = dp[j] + 1;
}
}
if(dq[i] < dq[j] + 1) {
if(dq[j]&1) {
if(sq[j] > sq[i])
dq[i] = dq[j] + 1;
}
else {
if(sq[j] < sq[i])
dq[i] = dq[j] + 1;
}
}
}
ans = max(ans, dp[i]);
ans = max(ans, dq[i]);
}
printf("%d\n", ans);
}
return 0;
}
另一种方法:其实并不需要分类讨论。
如果上升,则从上次下降的数组转移过来,如果下降,则从上次上升的数组转移过来,这么一交替转移,代码就变得更加简洁明了了。
代码如下:
#include <cstdio>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5005;
int sq[N];
int dp[N], dq[N];
int main()
{
int n;
while(~scanf("%d", &n)) {
if(!n) break;
int ans = 0;
for(int i = 0; i < n; i++) {
scanf("%d", &sq[i]);
dp[i] = dq[i] = 1;
for(int j = 0; j < i; j++) {
if(sq[i] > sq[j])
dp[i] = max(dp[i], dq[j]+1);
if(sq[i] < sq[j])
dq[i] = max(dq[i], dp[j]+1);
}
ans = max(ans, dp[i]);
ans = max(ans, dq[i]);
}
printf("%d\n", ans);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