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生产环境下的数据是如果可以写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话,我想这个资产所占的数额一定不会小。而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无论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仿佛是给DBA量身定做的。在上篇文章介绍的简单恢复模式下,从最近一次备份到当前的数据都会存在丢失的风险。而完整备份模式使得数据丢失的风险大大减少。本文主要介绍在完整备份模式下概念原理和日志所处的角色。
完整(Full)恢复模式
完整恢复模式通过将对数据库的任何修改记录到日志来给予数据最大程度的保护。在完整恢复模式下,日志的作用不仅仅是保证了数据库事务的ACID。并且还可以使数据恢复到在日志范围内的任何时间点。
在上一篇文章中说过,在简单恢复模式下,日志几乎是不用进行管理的。每一次CheckPoint都有可能截断日志,从而来回收不活动的VLF以便重复利用空间。因此在简单恢复模式下,日志的空间使用几乎可以不去考虑。与之相反,在完整恢复模式下,日志作为恢复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志的管理和对日志空间使用的管理则需要重视。
在完整恢复模式下,CheckPoint不会截断日志。只有对日志的备份才会将MinLSN向后推并截断日志。因此在一个业务量稍大的系统中,日志的增长速度将会变得很快。
因此日志备份的目的分为以下两个:
- 减少活动日志的大小
- 减少日志损坏的风险
通过从MSDN中摘自的下图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