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基本排序算法
计算机科学家设计了很多巧妙的策略对列表的项进行排序。每个Python排序函数都是在整数的一个列表上进行操作的,并且都会使用一个swap函数来交换列表中的两项的位置。
def swap(lyst, i , j):
"""Exchange the items at positions i and j."""
temp = lyst[i]
lyst[i] = lyst[j]
lyst[j] = temp
1.1 选择排序
排序算法可能最简单的策略就是搜索整个列表,找到最小项的位置。如果该位置不是列表的第1个位置,算法就会交换这两个位置的项。然后,算法回到第2个位置并且重复这个过程,如果必要的话,将最小项和第2个位置的项交换。当算法到达整个过程的最后一个位置,列表就是排序好了的。这个算法就叫做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因为每一次经过主循环的时候,都会选择一个移动的项。图1展示了对于5个项的一个列表进行选择排序,在每一次搜索和交换之后的状态。在每一轮都只是交换两项,这两项的后面有星号表示。
未排序的列表 | 第1轮之后 | 第2轮之后 | 第3轮之后 | 第4轮之后 |
5 | 1* | 1* | 1* | 1* |
3 | 3 | 2* | 2* | 2* |
1 | 5 | 5 | 3* | 3* |
2 | 2 | 3 | 5 | 4* |
4 | 4 | 4 | 4 | 5* |
Python实现:
def selectionSort(lyst):
i = 0
while i < len(lyst) - 1: # 做n-1次搜索
minIndex = i
j = i + 1
while j < len(lyst):
if lyst[j] < lyst[minIndex]:
minIndex = j
j += 1
if minIndex != i:
swap(lyst, i, minIndex)
i += 1
return lyst
选择排序在各种情况下的复杂度为O()。
1.2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策略是从列表的开头处开始,并且比较一对数据项,直到移动到列表的末尾。每当成对的两项之间的顺序不正确的时候,算法就交换其位置。这个过程的效果就是将最大的项以冒泡的方式排到列表的末尾。然后,算法从列表开头到倒数第2个列表项重复这一过程,以此类推,直到该算法从列表的最后一项开始执行。此时,列表是已经排序好的。
图2展示了对5个项的一个列表进行冒泡排序的过程。这个过程把嵌套的循环执行了4次,将最大的项冒泡到了列表的末尾。再一次,只有交换的项用星号标记了出来。
未排序的列表 | 第1轮之后 | 第2轮之后 | 第3轮之后 | 第4轮之后 |
5 | 4* | 4 | 4 | 4 |
4 | 5* | 2* | 2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