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表驱动法

前言

这篇文章中,简单介绍了过长的if-else判断解决办法,里面提到了一个方法——函数表驱动法。由于本人在单片机开发中经常需要用到状态机轮询,这里可以使用switch-case和函数表驱动。下面给出一个在VS2013环境下编译通过的示例,方便以后移植。

代码清单

#include "stdafx.h"

//事件
/****************************************/
enum user_event{
    EVENT_A,
    EVENT_B,
    EVENT_C,
    EVENT_D,
};

//保存当前的事件状态
static user_event cur;
void setEvent(user_event c)
{
    cur = c;
}

user_event getEvent(void)
{
    return cur;
}
/******************************************/


//函数指针
typedef void (*EventFuncHandlePtr)(void);

//驱动表类型
//  ev:事件
//  phandle:事件处理函数指针
//  next_ev:设置下一个事件状态
typedef struct
{
    user_event ev;
    EventFuncHandlePtr phandle;
    user_event next_ev;
}EventTableType;

//事件处理函数
/*************************************/
void a_HandleFunc(void)
{
    printf("A\r\n");
}

void b_HandleFunc(void)
{
    printf("B\r\n");
}

void c_HandleFunc(void)
{
    printf("C\r\n");
}

void d_HandleFunc(void)
{
    printf("D\r\n");
}
/***************************************/

//函数驱动表
static EventTableType eventMap[] =
{
    { EVENT_A, a_HandleFunc, EVENT_B },
    { EVENT_B, b_HandleFunc, EVENT_D },
    { EVENT_C, c_HandleFunc, EVENT_A },
    { EVENT_D, d_HandleFunc, EVENT_D },
};

void funcSwitchCase(void)
{
    switch (getEvent())
    {
    case EVENT_A:
        a_HandleFunc();
        setEvent(EVENT_B);
        break;
    case EVENT_B:
        b_HandleFunc();
        setEvent(EVENT_D);
        break;
    case EVENT_C:
        c_HandleFunc();
        setEvent(EVENT_A);
        break;
    case EVENT_D:
        d_HandleFunc();
        setEvent(EVENT_D);
        break;
    default:
        break;
    }

}

//函数驱动,替代switch-case
void funcTableDevice(void)
{
    int i;
    for (i = 0; i < sizeof(eventMap) / sizeof(eventMap[0]); i++){
        if (getEvent() == eventMap[i].ev){
            //事件处理函数
            eventMap[i].phandle();
            //设置下一个事件状态
            setEvent(eventMap[i].next_ev);
            break;      //跳出
        }
    }
}

//主函数
/********************************************/
int 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事件顺序:C-A-B-D
    setEvent(EVENT_C);
    //如果事件D没发生,循环执行
    while (getEvent() != EVENT_D)
    {
        //funcSwitchCase();
        funcTableDevice();
    }

    return 0;
}

编译运行后会打印输出:

C
A
B
请按任意键继续…

<think>好的,我需要解决用户关于如何使用表驱动法实现nextdate函数的问题。首先,我得理解nextdate函数的功能,应该是输入一个日期,返回下一个日期。比如输入2023-12-31,输出2024-01-01。 接下来,表驱动法的核心是使用预定义的数据结构来替代复杂的逻辑判断。对于日期计算,尤其是闰年的情况,通常需要处理不同月份的天数差异,比如二月在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表驱动法可以通过预先存储每个月的天数来简化这一逻辑。 首先,我需要创建两个月份天数的数组,一个是平年的,一个是闰年的。这样在判断年份是否为闰年后,可以直接查表获取各个月份的天数。判断闰年的条件是: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 然后,处理输入的日期。用户可能会输入年、月、日,比如2023年12月31日。需要验证输入的日期是否合法,比如月份在1-12之间,日期不超过该月的最大天数。 接下来,计算下一天的日期。主要考虑几种情况: 1. 当前日期不是月份的最后一天,直接天数加1。 2. 当前是月份的最后一天但不是12月,月份加1,天数置为1。 3. 当前是12月的最后一天,年份加1,月份和天数都置为1。 使用表驱动法后,不需要写很多if-else来判断每个月的天数,而是直接从表中获取。例如,判断是否是闰年,然后选择对应的月份天数数组。 然后,编写示例代码,比如用Python实现。代码结构大致如下: - 判断闰年函数。 - 创建月份天数表。 - 验证输入日期合法性。 - 计算下一天日期。 在测试时需要考虑边界情况,比如2月28日、2月29日(闰年)、12月31日等。 用户可能还关心表驱动法的优势,比如减少条件判断,提高代码可维护性,以及如何处理闰年的情况。此外,可能还需要示例输入输出,比如给出几个测试用例。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可能涉及表驱动法的其他应用、日期处理的其他函数、或者更复杂的日期计算问题。</think>### 如何使用表驱动法实现 `nextdate` 函数? `nextdate` 函数用于计算给定日期的下一天日期。通过表驱动法,可以简化日期计算中的复杂逻辑(如月份天数差异和闰年判断),提升代码可读性和维护性。 --- #### **实现步骤** 1. **表驱动法设计** - 定义两个数组:`month_days`(存储平年各月天数)和 `leap_month_days`(存储闰年各月天数)。 - 闰年判断规则:能被4整除且不可被100整除,或能被400整除[^3]。 2. **输入验证** - 检查月份是否在 `1-12` 之间。 - 检查日期是否超过当前月份最大天数(从表中查询)。 3. **计算下一天日期** - 若当前日期不是月份最后一天:天数加1。 - 若是月份最后一天但非12月:月份加1,天数重置为1。 - 若是12月最后一天:年份加1,月份和天数重置为1。 --- #### **Python 代码示例** ```python def is_leap_year(year): return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ef nextdate(year, month, day): # 表驱动法定义月份天数 month_days = [0,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平年 leap_month_days = [0, 31,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闰年 # 检查输入合法性 if month < 1 or month > 12: raise ValueError("Invalid month") max_day = leap_month_days[month] if is_leap_year(year) else month_days[month] if day < 1 or day > max_day: raise ValueError("Invalid day") # 计算下一天 if day < max_day: return year, month, day + 1 elif month < 12: return year, month + 1, 1 else: return year + 1, 1, 1 # 示例:2023-12-31 的下一天是 2024-01-01 print(nextdate(2023, 12, 31)) # 输出 (2024, 1, 1) ``` --- #### **关键点分析** - **表驱动法优势**:通过预定义数组替代复杂的条件分支,代码更简洁[^5]。 - **闰年处理**:通过 `is_leap_year` 函数和选择对应数组,避免重复计算。 - **边界条件**:正确处理月末、年末等场景(如 `12月31日` 跨年)。 --- #### **测试用例** | 输入日期 | 输出日期 | |----------------|----------------| | 2023-02-28 | 2023-03-01 | | 2020-02-29 | 2020-03-01 | | 2024-12-31 | 2025-01-01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