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是如何进行内存管理的

本文介绍了Python内存管理的三种主要机制:引用计数机制、垃圾回收机制和内存池机制。通过这些机制,Python能够有效地追踪和管理内存中的对象,并提高执行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ython的内存管理主要有三种机制:引用计数机制,垃圾回收机制和内存池机制。

引用计数机制

简介
python内部使用引用计数,来保持追踪内存中的对象,Python内部记录了对象有多少个引用,即引用计数,当对象被创建时就创建了一个引用计数,当对象不再需要时,这个对象的引用计数为0时,它被垃圾回收。

特性
1.当给一个对象分配一个新名称或者将一个对象放入一个容器(列表、元组或字典)时,该对象的引用计数都会增加。

2.当使用del对对象显示销毁或者引用超出作用于或者被重新赋值时,该对象的引用计数就会减少。

3.可以使用sys.getrefcount()函数来获取对象的当前引用计数。多数情况下,引用计数要比我们猜测的大的多。对于不可变数据(数字和字符串),解释器会在程序的不同部分共享内存,以便节约内存。

垃圾回收机制

特性
1.当内存中有不再使用的部分时,垃圾收集器就会把他们清理掉。它会去检查那些引用计数为0的对象,然后清除其在内存的空间。当然除了引用计数为0的会被清除,还有一种情况也会被垃圾收集器清掉:当两个对象相互引用时,他们本身其他的引用已经为0了。

2.垃圾回收机制还有一个循环垃圾回收器, 确保释放循环引用对象(a引用b, b引用a, 导致其引用计数永远不为0)。

内存池机制

简介
在Python中,许多时候申请的内存都是小块的内存,这些小块内存在申请后,很快又会被释放,由于这些内存的申请并不是为了创建对象,所以并没有对象一级的内存池机制。这就意味着Python在运行期间会大量地执行malloc和free的操作,频繁地在用户态和核心态之间进行切换,这将严重影响Python的执行效率。为了加速Python的执行效率,Python引入了一个内存池机制,用于管理对小块内存的申请和释放。

内存池概念
内存池的概念就是预先在内存中申请一定数量的,大小相等的内存块留作备用,当有新的内存需求时,就先从内存池中分配内存给这个需求,不够了之后再申请新的内存。这样做最显著的优势就是能够减少内存碎片,提升效率。内存池的实现方式有很多,性能和适用范围也不一样。

特性
1.Python提供了对内存的垃圾收集机制,但是它将不用的内存放到内存池而不是返回给操作系统。

2.Pymalloc机制。为了加速Python的执行效率,Python引入了一个内存池机制,用于管理对小块内存的申请和释放。

3.Python中所有小于256个字节的对象都使用pymalloc实现的分配器,而大的对象则使用系统的 malloc。

4.对于Python对象,如整数,浮点数和List,都有其独立的私有内存池,对象间不共享他们的内存池。也就是说如果你分配又释放了大量的整数,用于缓存这些整数的内存就不能再分配给浮点数。

### Python 内存管理机制概述 Python内存管理主要依赖于引用计数和分代回收两种策略[^1]。这种组合确保了高效的内存管理和及时的垃圾回收。 #### 引用计数 每当对象被创建时,Python会为其分配一块内存并初始化引用计数值为0。当有新的变量指向该对象时,引用计数增加;反之,如果某个不再使用的变量解除对该对象的引用,则引用计数减少。一旦某对象的引用计数降为零,意味着没有任何其他部分持有此对象的引用,因此可以安全地释放这块内存空间[^2]。 ```python import sys a = [] print(sys.getrefcount(a)) # 输出大于1,因为列表本身也持有一个引用 b = a # 增加了一个额外的引用 del b # 减少一个引用 ``` #### 分代回收 除了基本的引用计数外,Python还实现了基于世代假设理论的垃圾收集器——即较新创建的对象更容易成为孤儿(失去所有外部引用),而存活时间较长的对象则较少可能变成垃圾。为此,Python将所有的对象分为三代: - **第0代**:最近创建的对象; - **第1代**:已经经历过一次完整的GC扫描但仍存在的对象; - **第2代**:经过多次GC仍未被淘汰的老年对象。 每一代都有自己的阈值参数控制着何时触发相应的垃圾搜集过程。随着程序运行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临时对象,这些新生对象通常会被快速清理掉而不影响到老年代中的长期驻留数据结构[^3]。 #### 循环引用处理 尽管引用计数能够很好地解决大多数情况下的内存泄漏问题,但对于存在相互之间形成闭合链条的情况却无能为力。此时就需要借助 `gc` 模块来进行周期性的全局检查以识别并清除这样的循环引用关系。另外还可以利用 `weakref` 来构建弱引用从而打破潜在的循环链路。 ```python import gc import weakref class MyClass: pass obj = MyClass() another_obj = MyClass() # 创建强引用形成的循环引用 obj.ref = another_obj another_obj.ref = obj # 使用弱引用来替代其中一个强引用 w_ref = weakref.ref(obj) del obj del another_obj if w_ref() is None: print("Weak reference has been cleared.") else: print("Object still exists due to circular references.")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