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config、 .config 、kconfig 与makefile和make menuconfig流程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内核配置过程中的关键文件,包括defconfig、kconfig、makefile及.config的作用与相互关系,并解释了makemenuconfig命令执行的具体步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deconfig 文件:

一般由平台厂商提供,内核编译用做.config的参考,注意:如果,缺少该文件,无法进行编译。

文件位于:/kernel/../arch/arm/configs/xxx_defconfig

2.kconfig 

分布在各目录下的Kconfig构成了一个分布式的内核配置数据库,每个Kconfig分别描述了所属目录源文件相关的内核配置菜单。在内核配置make menuconfig(或xconfig等)时,从Kconfig中读出配置菜单,用户配置完后保存到.config(在顶层目录下生成)中。

3.makefile

分布在各个目录下,用于集成编译。

4.config 文件

在内核编译时,主Makefile调用这个.config,用于或者用于的内核编译配置。当我们在内核源码目录下输入make menuconfig时,在出现的菜单界面中选择一项时,它会自动更新.config相应项的值。如果我们没有选择,则会在.config问下插入一行注释(# CONFIG_TOUCHSCREEN_GT9xx is not set)

文件位于 :kernel/.../out/xxx_defconfig/.config


defconfig----->.config  (第二步)

kconfig------->.config---------->makefile(第三步)



make menuconfig流程

当我们在执行make menuconfig这个命令时,系统到底帮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呢?

这里面一共涉及到了一下几个文件我们来一一讲解

Linux内核根目录下的scripts文件夹

arch/$ARCH/Kconfig文件、各层目录下的Kconfig文件

Linux内核根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各层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

Linux内核根目录下的的.config文件、arm/$ARCH/下的config文件

Linux内核根目录下的 include/generated/autoconf.h文件

1)scripts文件夹存放的是跟make menuconfig配置界面的图形绘制相关的文件,我们作为使用者无需关心这个文件夹的内容


2)当我们执行make menuconfig命令出现上述蓝色配置界面以前,系统帮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系统会读取arch/$ARCH/目录下的Kconfig文件生成整个配置界面选项(Kconfig是整个linux配置机制的核心),那么ARCH环境变量的值等于多少呢?

它是由linux内核根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决定的,在makefile下有此环境变量的定义:


或者通过 make ARCH=arm menuconfig命令来生成配置界面,默认生成的界面是所有参数都是没有值的

    比如教务处进行考试,考试科数可能有外语、语文、数学等科,这里相当于我们选择了arm科可进行考试,系统就会读取arm/arm/kconfig文件生成配置选项(选择了arm科的卷子),系统还提供了x86科、milps科等10几门功课的考试题


3)假设教务处比较“仁慈”,为了怕某些同学做不错试题,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份参考答案(默认配置选项),存放在arch/$ARCH/configs下,对于arm科来说就是arch/arm/configs文件夹:


    此文件夹中有许多选项,系统会读取哪个呢?内核默认会读取linux内核根目录下.config文件作为内核的默认选项(试题的参考答案),我们一般会根据开发板的类型从中选取一个与我们开发板最接近的系列到Linux内核根目录下(选择一个最接近的参考答案)

#cp arch/arm/configs/s3c2410_defconfig .config

4).config

    假设教务处留了一个心眼,他提供的参考答案并不完全正确(.config文件与我们的板子并不是完全匹配),这时我们可以选择直接修改.config文件然后执行make menuconfig命令读取新的选项

    但是一般我们不采取这个方案,我们选择在配置界面中通过空格、esc、回车选择某些选项选中或者不选中,最后保存退出的时候,Linux内核会把新的选项(正确的参考答案)更新到.config中,此时我们可以把.config重命名为其它文件保存起来(当你执行make distclean时系统会把.config文件删除),以后我们再配置内核时就不需要再去arch/arm/configs下考取相应的文件了,省去了重新配置的麻烦,直接将保存的.config文件复制为.config即可.


<think>我们正在处理用户关于Makefile警告信息的提问。用户提供了多个引用,其中引用[1][2]直接展示了类似的警告,而其他引用可能无关或仅供参考。用户想了解这两个警告的原因以及配置写入.config文件的意义。首先,我们分析警告信息:1.`Makefile:66:warning:overridingrecipefortarget'libpci.a'`2.`Makefile:57:warning:ignoringoldrecipefortarget'libpci.a'`这两个警告通常发生在同一个Makefile中或通过include包含的多个Makefile中,当同一个目标(target)被定义了多次时。在Makefile中,规则(recipe)通常由目标、依赖命令组成。如果你为同一个目标定义了两次规则,那么第二次定义会覆盖第一次的定义,并产生这样的警告。例如:```makefile#Makefile第57行libpci.a:dependency1command1#Makefile第66行libpci.a:dependency2command2```这里,目标`libpci.a`有两个规则,分别在第57行第66行。Make会采用后定义的规则(第66行)并覆盖之前第57行的规则,同时发出警告。另一个常见情况是,可能是通过`include`指令包含了多个Makefile,而这些文件都定义了同一个目标。现在,关于配置写入到`.config`文件的意义:在构建系统(如Linux内核或OpenWrt等)中,`.config`文件用于存储配置选项(例如通过`makemenuconfig`等设置)。这些配置决定了哪些组件被编译、哪些被排除,以及各种编译选项。当配置被写入`.config`文件后,后续的make命令会读取这个文件,并根据这些配置来生成相应的Makefile规则,从而控制编译过程。用户问题还提到了“配置输出”,可能是指配置过程中的输出信息或写入.config文件的操作。在配置过程中,用户通过界面(如menuconfig)设置选项,然后保存到.config文件。在编译时,构建系统会读取.config文件,并可能生成自动包含的头文件(如autoconf.h)或影响Makefile的条件编译部分。总结:1.警告原因:同一个目标被多次定义,后一个定义覆盖前一个,因此忽略旧的规则。2.配置写入.config文件的意义:存储用户选择的编译配置选项,指导后续的编译过程。为了清晰解释,我们可以这样组织回答:###警告原因在Makefile中,出现`overridingrecipefortarget``ignoringoldrecipefortarget`警告,是因为同一个目标(例如`libpci.a`)被定义了多次。构建工具(make)会采用最后出现的定义,并覆盖之前的定义。这通常发生在:-同一个Makefile内重复定义同一目标。-通过`include`指令包含的其他Makefile中定义了相同目标。例如在引用[1]中,目标`libpci.a`在Makefile的第57行第66行分别有定义,第二次定义(66行)覆盖了第一次(57行)。###配置写入.config文件的意义在构建系统(如Linux内核、OpenWrt等)中,`.config`文件用于存储配置选项。这些选项决定了:-哪些模块或功能被启用。-编译器选项(如优化级别)。-目标平台相关设置等。当用户通过配置工具(如`makemenuconfig`)进行设置并保存后,配置结果将写入`.config`文件。后续的编译过程会读取该文件,并根据这些配置生成相应的编译规则。这确保了编译出的镜像或库符合用户的配置要求。###如何避免警告若要避免此类警告,应检查Makefile并确保每个目标只定义一次。如果是多个文件包含导致的问题,可能需要调整包含关系或使用模式规则等。生成相关问题以帮助用户深入理解:1.如何在Makefile中避免目标重复定义?2.Makefile中的include指令是如何工作的?3.如何理解修改OpenWrt的.config文件?4.Makefile中条件编译如何根据.config中的配置实现?</think> ### Makefile 警告信息解释 #### 1. **'overriding recipe for target' 'ignoring old recipe for target' 警告原因** 在 Makefile 中,这种警告表明**同一个目标(target)被定义了多次**,且后续定义覆盖了之前的定义。具体机制如下: - **根本原因**:Makefile 中对目标 `libpci.a` 存在重复定义: - 首次定义在 `Makefile:57`(旧规则) - 第二次定义在 `Makefile:66`(新规则) - **Make 的行为**: 1. 执行时检测到同一目标的新规则,会**覆盖旧规则**(overriding recipe) 2. 同时**忽略旧规则**(ignoring old recipe) 3. **仅保留最后一次定义的规则** - **常见场景**: - 在大型项目中,多个子 Makefile 通过 `include` 指令引入时发生规则冲突 - 条件编译(如 `ifeq`)中逻辑分支覆盖不完整 - 自动化工具生成的 Makefile 合并错误(如您的引用[2]中 `v8_base_without_compiler.target.mk` 的冲突) > ⚠️ **影响**:虽然编译可能继续执行,但覆盖规则可能导致: > - 依赖关系丢失(例如旧规则中的依赖未被继承) > - 编译结果不符合预期(如链接库时使用了错误命令) #### 2. **配置写入 `.config` 文件的意义** `.config` 文件是 **Makefile 系统的核心配置载体**,作用包括: - **记录用户配置**:通过 `make menuconfig` 等交互界面选择的参数(如启用/禁用模块、设置路径等)会持久化到 `.config` 中[^1][^2] - **控制条件编译**:Makefile 通过 `include .config` 动态加载配置,例如: ```makefile ifeq ($(CONFIG_FEATURE_X),y) # 从.config读取配置 obj-y += feature_x.o # 条件性编译模块 endif ``` - **保障增量编译效率**:仅当 `.config` 变更时,才会触发相关模块的重新编译 - **跨平台兼容**:将主机环境参数(如工具链路径)业务逻辑解耦 ### 配置系统工作流程示例 ```mermaid graph TD A[用户运行 make menuconfig] --> B[交互式配置界面] B --> C[生成/更新 .config 文件] C --> D[make 读取 .config] D --> E[根据配置展开条件编译] E --> F[生成最终二进制] ``` ### 解决警告的建议 1. **检查规则冲突**:使用 `make -n` 模拟执行,定位重复定义的目标 2. **统一规则定义**: - 删除重复规则(保留一份定义) - 使用 `override` 指令显式声明覆盖(谨慎使用) 3. **验证包含结构**:检查 `include` 指令是否引入冗余文件(如引用[2]的 `v8_gypfiles` 冲突) ###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