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到自控,你就得在关键时刻明确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我想要”的力量。 意志力就是驾驭“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这三种力量。
注意力分散的人更容易向诱惑屈服。比如,让正在背诵电话号码的学生从食品车里拿些食品,他们选择巧克力蛋糕、不选择水果的概率会比一般学生高50%。
如果你心里在想其他事,那么冲动就会主导你的选择。
请至少选一天,把你作的决定都记下来。在这一天结束的时候,回想你作的决定,分析哪些有利于你实现目标,哪些会消磨你的意志。坚持记录你的决定,还有助于减少在注意力分散时作决定,同时增强你的意志力。
自控力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偏离目标,又不断把注意力收回来。
这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没有什么比压力更消耗意志力了。压力和自控的生理学基础是互相排斥的。
当你做善事的时候,你会感觉良好。这就意味着,你更可能相信自己的冲动。
记住我们为什么会拒绝诱惑,这是个很有效的办法。因为,当你面对自我放纵的诱惑时,记住这件事会改变我们的感觉。
当你想改变某种行为的时候,试着减少行为的变化性,而不是减少那种行为。
因此,不要问自己“我现在想不想吃这块糖?”,而要问自己“我想不想在一年里每天下午都吃一块糖?”或者,你明知道应该做一件事情却拖延不做时,不要问自己“我是想今天做还是明天做?”,而要问自己“我是不是想承担永远拖延下去的恶果?”
每当我们看到、闻到或尝到高脂肪或高糖分的食物时,大脑都会释放大量的多巴胺。多巴胺的释放保证了我们会产生把自己喂饱的念头。
我们想感觉到自己的欲望,而且在这样一个让我们不断做白日梦的世界里感到很快乐。
我们误把渴望的感觉当做了快乐的保证。
奖励的承诺并不能保证快乐,但没有奖励的承诺却肯定会带来不快乐。有了奖励的承诺,我们就会屈服于诱惑。没有奖励的承诺,我们则会失去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协会的调查发现,最有效的解压方法包括: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最没效果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则包括: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玩游戏、上网、花两小时以上看电视或电影。
这个事例说的是心理学家所谓的“社会认同”。当群体里的其他人都在做某件事时,我们很容易认为这件事是应该做的聪明事。这是很实用的生存本能之一,这些生存本能伴随社会脑一起出现。要知道,如果你看到整个群体都在往东走,你最好还是跟上。相信别人的判断,正是让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黏合剂。你不必亲自了解一切,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事上,无论你擅长的是制造最好的河马皮腰带,还是对股市行情进行准确预测。
-----------------------《自控力》
《自控力》是一本好书,选择顶尖大学的顶尖教授的上课讲义是不会错的。作者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从科普的角度提出建议,严谨与幽默有趣并存,非常吸引人。从中可以学习到很多有趣的知识,比如冥想,比如多巴胺的原理,比如社会认同,比如人们对未来的自己的乐观认知,比如良好的解压方式。但是这些东西仅仅明白道理还是没有用的,需要很多的实践才能真正派上用场。以后遇到自控力不足让自己不满足以的情况可以多多实践。这本书的意义是让我认识到严谨的科学与地摊成功学的差距,还是要多读好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