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域
跨域问题一般只出现在前端开发中使用 javascript 进行网络请求的时候,浏览器为了安全访问网络请求的数据而进行的限制。
为什么会产生跨域?
同源策略:协议、域名、端口三者相同,有一个不相同就是不同源
同源限制了哪些行为?
- Cookie、Localstorage和IndexDB无法读取
- DOM和JS对象无法获取
- Ajax请求发送不出去
解决JS跨域问题的方法有8种:
- JSONP(只支持get)
- 反向代理
- CORS
- document.domain + iframe跨域
- window.name + iframe跨域
- window.postMessage
- location.hash + iframe
- web socket
各个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是目前前端开发方面比较常用的是 JSONP,反向代理,CORS。
二、这里介绍两种跨域方式:JSONP与CORS
(一)JSONP
JSONP 全称 JSON with Padding,是数据格式 JSON 的一种 “使用模式”,可用于解决主流浏览器的跨域数据访问的问题。
JSONP 是一种非正式传输协议,该协议的一个要点就是允许用户传递一个 callback 参数给服务端,然后服务端返回数据时会将这个 callback 参数作为函数名来包裹住 JSON 数据,这样客户端就可以随意定制自己的函数来自动处理返回数据了。
JSONP原理:
- 利用script标签不受同源策略影响,可以跨域引入外部资源的特性,让服务器端返回可执行的JS函数,将要返回的数据作为参数传进函数,以此实现跨域加载数据的目的。
- 此时绕过Ajax,并未使用它,但同样达到请求数据的目的。
script标签引用资源的本质是:
- 向src发送请求
- 将资源下载到当前页面
- 当资源加载完毕后,把该资源当做JS代码来立即执行
JSONP的使用:
- 动态创建script标签,src地址指向数据接口,并传递callback参数
- 定义数据处理函数
- 服务端接受请求,解析参数,计算数,返回回调函数字符串
- 将回调函数字符串引入页面并作为计算去执行:此时会调用数据处理函数,数据会作为数据处理函数的参数被处理计算出一个结果
JSONP的优缺点:
- 优点:script标签属于HTML标签,不存在兼容性问题
-
缺点:
- 因使用url引入资源,所以JSONP仅支持get请求
-
因script标签会作为资源作为JS代码执行,所以可能被注入恶意代码
JSONP 演练:
- 演练说明
1)实现的功能:非同源情况下,点击按钮,请求数据,并将数据展示在页面上
2)当前页面域:a.yang.com ;script 的 src 属性:b.yang.com;
3)请求的数据:长度为10的随机字符串,选值范围为26个小写英文字母 - 搭建 web 服务器工具:server-mock
前端index代码
var btn = document.querySelector('.btn'),
panal = document.querySelector('.panal');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b.yang.com:8080/loadData?callback=onSuccess';
document.head.appendChild(script);
document.head.removeChild(script);
});
function onSuccess(data) {
panal.innerText = data;
}
服务端 router 代码
app.get('/loadData', function(req, res) {
var dataStr = '';
var len = 10;
var disc = 'abcdefjhigklmnopqrstuvwxyz';
for(var i = 0; i < len; i++){
dataStr += disc[Math.floor(Math.random() * disc.length)];
}
var callback = req.query.callback;
data = callback + '(' + JSON.stringify(dataStr) + ');';
res.send(data);
});
尝试改变当前页面的域,与 AJAX 请求域相同或不同,体会一下浏览器的跨域请求、报错提示、同源策略、实现跨域请求。
(二)CORS
CORS 就是一种跨域问题的解决方案:它定义了一种跨域访问的机制,允许网页从不同的域访问其资源。与 JSONP 相比,更为方便可靠。
CORS 全称 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即:跨来源资源共享。它是一份浏览器技术的规范,提供了Web服务从不同网域传来沙盒脚本的方法,以避开浏览器的同源策略,是JSONP模式的现代版。
CORS 的原理:
- 当使用 XMLHttpRequest 发送请求时,如果浏览器发现该请求不符合同源策略,会给该请求加一个请求头:Origin;
- 后台进行一系列处理,如果确定接受请求则在返回结果中加入一个响应头: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浏览器判断该响应头中是否包含 Origin 的值:
- 如果包含浏览器则会处理响应,前端就可以拿到响应数据;
- 如果不包含浏览器直接驳回,此时前端无法拿到响应数据。
简单来说,就是浏览器匹配请求头和响应头,如果符合要求便可拿到数据,否则无法拿到数据。整个过程都是由浏览器自动完成。这就像一个白名单,代表着谁可以拿到数据。
CORS 的使用
-
前端:正常使用 AJAX 发送请求
-
服务端:若确定接受请求,则在返回结果中加入响应头: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CORS 的优缺点
- 优点
- 使用简单方便、更为安全
- 支持 POST 请求方式
- 缺点:CORS 是一种新型跨域问题的解决方案:存在兼容问题——仅支持 IE10 以上
CORS 的演练
- 演练说明
1)实现的功能:非同源情况下,点击按钮,请求数据,并将数据展示在页面上
2)当前页面域:a.yang.com ;Ajax 请求域:b.yang.com;
3)请求的数据:长度为10的随机字符串,选值范围为26个小写英文字母
4)请求方式:post - 搭建 web 服务器工具:server-mock
前端index代码
var btn = document.querySelector('.btn'),
panal = document.querySelector('.panal');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xhr.readyState === 4){
if(xhr.status === 200){
onSuccess(xhr.responseText);
}
}
}
xhr.open('post', 'http://b.yang.com:8080/loadData', true);
xhr.send();
});
function onSuccess(data) {
panal.innerText = data;
}
服务端 router 代码
app.post('/loadData', function(req, res) {
var disc = 'abcdefjhigklmnopqrstuvwxyz';
var data = '';
for(var i = 0; i < 10; i++){
data += disc[Math.floor(Math.random() * disc.length)];
}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a.yang.com:8080");
res.send(data);
});
尝试改变当前页面的域,与 AJAX 请求域相同或不同,体会一下浏览器的跨域请求、报错提示、同源策略、实现跨域请求。
最后:jsonp 和 cors 都是主流的跨域方式,最主要的还是看需求,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兼容程度,请按需选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