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5G学习笔记28--5G NR-BWP介绍

本文介绍了5G NR-BWP(Bandwidth Part)技术,旨在解决不同场景下UE带宽需求的问题。5G频点分为FR1和FR2,BWP允许UE带宽动态变化,降低了对终端性能的要求并减少了功耗。BWP技术还支持差异化配置,以适应不同业务需求,促进5G系统前向兼容。在NR FDD/TDD系统中,UE可配置多个BWP,分为Initial BWP和Dedicated BWP,分别用于初始接入和数据传输。

根据3GPP最新的进度安排,5G NR协议将分为三个阶段:NSA,SA和Late Drop。

  NSA:Non-stand alone部署,即以LTE为锚点,NR与LTE双链接。NSA的标准化工作基本在2017年12月冻结。

  SA: Stand alone部署,5G网络(包括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独立部署,这也是5G部署的终极目标。3GPP计划在2018年6月完成SA的主要标准化工作。

  Late drop:在SA基础上添加新的功能,如NR-NR 双链接等。

一 BWP背景

  5G的频点分为两部分:FR1(f < 6GHz,低频)和FR2(f > 6GHz,高频、毫米波)。FR1的带宽可以是5MHz,10MHz,15MHz,20MHz,25MHz,30MHz,40MHz,50MHz,60MHz,80MHz和100MHz。FR2的带宽可以是50MHz,100MHz,200MHz和400MHz等。

  5G的带宽最小可以是5MHz,最大能到400MHz。如果要求所有终端UE都支持最大的400MHz,无疑会对UE的性能提出较高的要求,不利于降低UE的成本。同时,一个UE不可能同时占满整个400M带宽,如果UE采用400M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无疑是对性能的浪费。此外,大带宽意味着高采样率,高采样率意味着高功耗。

  在上面这样的大背景下,BWP技术完美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二 BWP技术

2.1 技术原

  BWP,英文全称为Bandwidth Part,即一部分带宽。我们有时也用Bandwidth Adaptation指代这个技术,即带宽自适应变化。

  在LTE中,UE的带宽跟系统的带宽保持一致,解码MIB信息配置带宽后便保持不变。

  在NR中,UE的带宽可以动态的变化。第一个时刻,UE的业务量较大,系统给UE配置一个大带宽(BWP1);第二时刻,UE的业务量较小,系统给UE配置了一个小带宽(BWP2),满足基本的通信需求即可;第三时刻,系统发现BWP1所在带宽内有大范围频率选择性衰落,或者BWP1所在频率范围内资源较为紧缺,于是给UE配置了一个新的带宽(B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