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亦无名
王阳明曰: 立志 勤学 改过 择善
我曰: flag practice debug release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人工智能的宏观发展路线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曲折起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原创 2025-03-20 15:23:00 · 157 阅读 · 0 评论 -
DeepSeek对 AI 技术发展的推动
在机器翻译任务中,DeepSeek 数据集为模型提供了大量的双语或多语文本数据,使得模型能够学习到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词汇和语义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准确、流畅的翻译。在目标检测任务中,DeepSeek 数据集提供了丰富的标注数据,帮助模型学习到不同目标的特征和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检测。在风险评估中,基于 DeepSeek 数据集训练的模型可以分析金融市场数据、企业财务数据、宏观经济数据等多方面的信息,评估金融风险的大小和可能性。在教育领域,DeepSeek 数据集推动了个性化学习和智能辅导的发展。原创 2025-03-13 09:33:46 · 73 阅读 · 0 评论 -
边缘AI在麦田管理的前景
边缘AI在麦田管理中的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尤其在麦田管理中,有着显著的应用潜力。原创 2025-03-03 20:46:06 · 87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需要DeepSeek
DeepSeek 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搜索技术,它主要解决了传统搜索引擎和检索系统中的一些局限性。原创 2025-03-03 11:29:04 · 464 阅读 · 0 评论 -
ubuntu 下使用deepseek
【代码】ubuntu 下使用deepseek。原创 2025-02-02 19:31:36 · 388 阅读 · 0 评论 -
前馈神经网络
前馈神经网络是最简单的一种神经网络,其各神经元分层排列,每个神经元只与前一层的神经元相连,接收前一层的输出,并输出给下一层,各层间没有反馈。前馈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组成。其中,输入层负责接收外部输入数据;隐藏层位于输入层和输出层之间,用于提取输入数据的特征,可以有一层或多层;输出层则产生最终的输出结果。原创 2024-12-12 20:31:11 · 148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softmax回归的多分类
基于softmax回归的多分类任务是机器学习领域中的一种常见应用。softmax回归,又称多项逻辑回归或多类逻辑回归,是逻辑回归在多分类问题上的推广。原创 2024-12-12 20:27:45 · 482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Logistic回归的二分类任务
基于Logistic回归的二分类任务是一种常见的机器学习应用,其目标是根据输入特征预测一个二元的输出(例如,是/否、真/假、正/负等)。Logistic回归虽然名字中含有“回归”,但实际上是一种分类方法,特别适用于二分类问题。原创 2024-12-12 20:17:58 · 76 阅读 · 0 评论 -
机器学习实践中的五要素
机器学习实践中的五要素通常包括数据、模型、学习准则、优化算法和评估标准。原创 2024-12-12 20:15:11 · 400 阅读 · 0 评论 -
海康摄像头技术
RGB-D摄像头在物体识别和三维重建中的应用,充分利用了其同时捕获颜色和深度信息的特性。通过特征提取、匹配与分类等步骤实现物体识别;通过点云生成、融合与重建等步骤实现三维重建。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物体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还为三维建模和可视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原创 2024-10-19 12:11:58 · 112 阅读 · 0 评论 -
RGB-D摄像头三维重建
RGB-D摄像头在物体识别和三维重建中的应用,充分利用了其同时捕获颜色和深度信息的特性。通过特征提取、匹配与分类等步骤实现物体识别;通过点云生成、融合与重建等步骤实现三维重建。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物体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还为三维建模和可视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原创 2024-10-19 09:23:45 · 383 阅读 · 0 评论 -
贝叶斯规则
贝叶斯规则可以表示为数学公式:( P(A|B) ) 是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也称为后验概率。( P(B|A) ) 是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 P(A) ) 和 ( P(B) ) 分别是事件A和事件B的先验概率,即在没有其他额外信息的情况下事件A和B各自发生的概率。( P(B) ) 是事件B的边缘概率,即在不考虑任何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原创 2024-09-14 12:00:00 · 311 阅读 · 0 评论 -
slam回环检测
回环检测,又称闭环检测,是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同时定位与建图)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机器人识别曾到达某场景,并利用这一信息来优化自身位姿估计和地图构建的过程。原创 2024-09-01 12:25:19 · 1419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在3D无序抓取中应用深度学习算法?
深度学习算法在3D无序抓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物体识别、姿态估计和路径规划与抓取等方面。通过自动学习和优化算法参数,深度学习算法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识别精度和效率,为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提供有力支持。原创 2024-08-31 09:02:09 · 1203 阅读 · 0 评论 -
BigCode项目在确保代码LLMs的透明性和公开性
综上所述,BigCode项目通过开源、社区参与、负责任的数据管理、模型评估和比较、模型微调与自我对齐、静态分析工具与漏洞检测以及明确的道德和伦理指导原则等多种措施来确保代码LLMs的公正性和透明性。BigCode项目在确保代码LLMs(大型语言模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原创 2024-06-25 16:47:31 · 224 阅读 · 0 评论 -
亚线性时间排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常规情况下,许多经典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等)的时间复杂度都是线性的或更高。要在亚线性时间内完成排序,可能需要利用一些特殊的数据结构或性质,或者对排序问题的定义进行放宽。例如,某些近似排序算法或概率排序算法可能具有亚线性时间复杂度,但它们可能无法提供完全准确的排序结果,或者需要满足特定的前提条件。亚线性时间排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并行计算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原创 2024-06-14 09:33:46 · 100 阅读 · 0 评论 -
中国自研的AI算力基建和服务的发展
中国自研的AI算力基建和服务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智算中心建设、数据中心形态、算力服务优化、产业链协同、商业化应用推广以及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中国AI算力基建和服务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同时,推动AI算力的可信计算和隐私计算技术的发展,确保AI应用的合法合规和安全可靠。中国正积极推动AI算力基建和服务的商业化应用推广,通过加强行业合作和示范应用等方式,促进AI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五、算力服务优化升级。原创 2024-06-10 22:25:00 · 394 阅读 · 0 评论 -
选择合适的SV模型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SV模型需要综合考虑业务需求、数据特性、模型复杂度、性能评估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通过仔细分析和比较不同模型的优势和劣势,可以找到最适合当前应用场景的SV模型。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选择合适的SV模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原创 2024-05-26 23:45:00 · 115 阅读 · 0 评论 -
评估SV模型的预测效果和性能因素
对于统计模型,赤池信息准则(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小的AIC和BIC值通常意味着更好的模型。:RMSE是MSE的平方根,与MSE类似,用于评估预测误差,但RMSE的单位与原始数据相同,这使得结果更容易解释。:MAE是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差异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它提供了预测误差的另一个视角,对异常值不如MSE或RMSE敏感。:对于概率预测,对数损失是一个常用的评估指标,它衡量了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之间的差异。:对于实时预测任务,模型的预测时间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原创 2024-05-26 19:32:59 · 353 阅读 · 0 评论 -
SLAM种的回环检测
在SLAM建模中,回环检测的实现通常涉及到对传感器数据的处理、特征提取与匹配、相似度计算等步骤。通过有效地实现回环检测,可以提高SLAM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为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的自主导航和建图提供有力支持。SLAM,即同步定位与建图,是一种在未知环境中,通过传感器(如相机、激光雷达等)进行自身定位与环境地图构建的技术。其中,回环检测是SLAM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回环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识别机器人是否回到了之前访问过的位置。这对于纠正累积的误差、提高地图的精度以及实现长期稳定的定位至关重要。原创 2024-05-09 08:07:52 · 471 阅读 · 0 评论 -
AI 工程师要考虑的事项
AI 功能在软件解决方案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因此,软件工程师需要知道如何将 AI 功能集成到他们的应用程序和服务中。随着机器学习的进步,以及数据可用量、处理数据的计算能力和预测模型训练技术的大幅提升,人们现在可以使用封装 AI 功能的预打包的软件服务。软件工程师可以利用这些服务来创建使用基础 AI 功能的应用程序和代理,将它们用作创建智能解决方案的构建基块。这意味着软件工程师可以将他们的现有技能应用于编程、测试、使用源代码管理系统以及打包要部署的应用程序,而不必成为数据科学家或机器学习专家。原创 2024-04-28 21:28:08 · 76 阅读 · 0 评论 -
人脸的算法内容
人脸算法可以返回在图像中找到的任何人脸的矩形坐标,以及与这些人脸相关的一系列属性,例如:原创 2024-04-23 21:29:22 · 96 阅读 · 0 评论 -
多模态模型
Microsoft Florence 模型就是这样的模型。此模型使用来自互联网的大量带有描述文字的图像进行训练,包括语言编码器和图像编码器。换句话说,它是一个预先训练的通用模型,你可以基于此模型为专业任务构建多个自适应模型。转换器成功作为构建语言模型的一种方法,促使 AI 研究人员考虑同样的方法是否对图像数据也有效。研究结果是开发多模态模型,其中模型使用大量带有描述文字的图像进行训练,没有固定的标签。图像编码器基于像素值从图像中提取特征,并将其与语言编码器创建的文本嵌入相结合。原创 2024-04-23 20:43:43 · 488 阅读 · 0 评论 -
卷积神经网络 (CNN)
例如,在图像分类方案中,标签表示图像的主要主题(换句话说,这是一张关于什么的图像?你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水果(如苹果、香蕉和橙子)的图像训练一个 CNN 模型,使预测的标签是给定图像中的水果类型。在 CNN 的训练过程中,筛选器内核最初是使用随机生成的权重值定义的。在训练期间,将输出概率与实际类标签进行比较,例如,香蕉(类 1)的图像应具有值 [0.0, 1.0, 0.0]。预测类分数与实际类分数之间的差异用于计算模型中的损失,并修改完全连接的神经网络中的权重和特征提取层中的筛选器内核,以减少损失。原创 2024-04-21 22:11:23 · 364 阅读 · 0 评论 -
AI降维算法
非线性降维方法则包括基于核函数的非线性降维方法,如核主成分分析(KPCA)、核独立成分分析(KICA)和核判别分析(KDA);其中,t-SNE算法是一种优化后的SNE算法,通过用t分布取代SNE中的高斯分布,使得降维后的数据同类之间更加紧凑,不同类之间距离加大。线性降维方法中,主成分分析(PCA)是最基础的无监督降维算法,其目标是将原有的n个特征投影到k维空间(k原创 2024-04-20 21:50:23 · 113 阅读 · 0 评论 -
ChatGPT的核心技术
综上所述,ChatGPT的核心技术涵盖了语言模型、预训练模型、对话策略、记忆网络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方面,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得ChatGPT能够实现高质量的自然语言对话。原创 2024-03-14 10:05:28 · 1048 阅读 · 0 评论 -
本地模型能力适配
本地模型能力适配是指将多模态大模型应用于本地设备或特定场景时,需要进行的一种技术处理。由于多模态大模型通常需要较大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直接将其部署到本地设备上可能会面临性能和效率的瓶颈。因此,需要进行本地模型能力适配,以适应本地设备的计算能力和存储限制。本地模型能力适配是多模态大模型在本地应用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通过适当的适配方式,可以实现在保证模型性能的前提下,更好地适应本地设备的计算和存储限制,提高模型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原创 2024-01-20 14:30:58 · 178 阅读 · 0 评论 -
常用的目标跟踪有哪些
特征匹配法是目标跟踪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提取目标的特征,然后在连续的帧间进行匹配,从而实现目标跟踪。该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对于目标形变、遮挡等情况的适应性较差。运动模型法是根据目标的运动轨迹建立运动模型,然后利用运动模型对目标进行跟踪。该方法对于目标运动轨迹的描述较为准确,但需要预先知道目标的大致运动轨迹。该方法可以对目标进行较为准确的跟踪,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但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训练时间。该方法可以对目标进行较为准确的跟踪,但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且训练时间较长。原创 2024-01-20 10:39:52 · 380 阅读 · 0 评论 -
AI编程的能力
AI编程的能力边界是由当前的技术限制和数据处理能力等因素决定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数据的增加,AI编程的能力边界可能会不断扩大。同时,为了确保AI编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程序员仍需在开发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原创 2024-01-16 19:59:18 · 642 阅读 · 0 评论 -
生成式 AI 描绘复杂科学
生成式AI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科学问题,促进科学发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现象和事物。然而,目前生成式AI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改进。原创 2024-01-15 09:05:10 · 415 阅读 · 0 评论 -
图机器学习年度汇集
今年的研究集中在改进生成模型的性能,以更好地恢复图形数据的细节和结构。此外,基于生成模型的图数据增强技术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助于提高图机器学习任务的鲁棒性。今年的研究重点在于设计更复杂的图神经网络结构,以及开发更有效的训练方法。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图形数据的规模持续增长。今年的研究集中在提高图形算法的实时性能、准确性和鲁棒性,以适应自动驾驶的严苛要求。今年的研究重点在于开发能在分布式环境下进行隐私保护学习的算法,以及利用差分隐私等技术来保护个体数据隐私。原创 2024-01-14 22:38:43 · 654 阅读 · 0 评论 -
深度学习与药物发现在健康衰老中的应用
深度学习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网络处理信息的方法,其已在语音、图像、自然语言等处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健康衰老这一领域的应用中,它面临着很多挑战。首先,健康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众多因素,如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深度学习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基因组、表型和临床数据,揭示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为抗衰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其次,深度学习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风险。通过分析个人的基因组和临床数据,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的训练和学习,我们可以预测个人在未来疾病发展和衰老过程的可能情原创 2024-01-14 22:12:16 · 680 阅读 · 0 评论 -
面向工业的复合自动机器学习
在线学习的实现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的算法支持,以实现快速的数据处理和模型更新。同时,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匿名化和脱敏处理,以保护用户的隐私权益。此外,模型的训练过程需要运用适当的优化算法,以提高模型的性能和稳定性。在面向工业的复合自动机器学习中,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工业数据通常具有大规模、高维度和非线性的特点,需要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在工业应用中,特征工程需要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和问题,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有意义的特征,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编码和转换。原创 2024-01-14 22:08:47 · 493 阅读 · 0 评论 -
深度迁移学习
深度迁移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在一个任务中训练得到的深度学习模型作为初始点,重新应用到另一个任务中。这种方法的目标是从已学习的相关任务中转移知识,以改进新任务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深度迁移学习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如特征匹配问题、域适应问题以及计算资源限制等。因此,在使用深度迁移学习时,需要综合考虑任务需求、数据资源和计算能力等因素。在进行深度迁移学习时,有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理解:域(domain)和任务(task)。域是指数据集的集合,而任务则是由目标函数和学习结果共同定义的。原创 2024-01-10 01:00:00 · 573 阅读 · 0 评论 -
多模态大模型
多模态大模型具有很多优点,如能够处理不同媒体数据、能够从大量无标签数据中学习、能够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等。但是,多模态大模型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数据不一致性、模态间的语义鸿沟、计算效率和存储等问题。多模态大模型通常采用自监督学习的方式进行训练,通过对比不同模态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和语义一致性来生成任务目标和预测任务结果。这些模型可以从不同的数据模态中学习到它们的共同语义,从而实现不同模态之间的跨媒体理解和生成。未来,随着多模态大模型的不断发展,它们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并带来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体验。原创 2024-01-10 00:00:00 · 1638 阅读 · 0 评论 -
AutoML技术
AutoML技术能够设计一系列高级的控制系统去操作机器学习模型,使模型可以自动化地学习到合适的参数和配置而无需人工干预。在无人工干预和有限计算资源预算的约束下,AutoML技术可以学习到一组能够最大化模型性能的模型参数配置。这个技术是自动化与机器学习的交叉,旨在降低算法工程师的调参试错成本,加速机器学习模型的构建和落地。此外,AutoML算法基础还包括了自动化评估和自动化部署等方面,但上述三部分是最为基础和核心的部分。原创 2024-01-09 10:17:43 · 569 阅读 · 0 评论 -
数据和模型的合作共生
数据和模型的合作共生是一种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它强调数据和模型之间的协同工作,以提高数据分析和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模型来理解和解释数据,同时利用数据来训练和优化模型。实现数据和模型的合作共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包括数据清洗、特征工程、模型选择和调参等方面的技能。同时,还需要注意数据隐私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数据和模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创 2024-01-06 11:33:04 · 647 阅读 · 0 评论 -
从AI计算框架倒融合计算框架
总之,从AI计算框架到融合计算框架的发展是技术不断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由多种技术组成的融合计算框架,这种框架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还能提高计算效率和响应速度,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AI计算框架到融合计算框架的发展可以视为一个技术演进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AI计算框架开始进行整合和优化,形成了融合计算框架。它不仅继承了AI计算框架的优点,还结合了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更高效、更灵活的计算能力。原创 2024-01-06 06:15:00 · 502 阅读 · 0 评论 -
Zero-Copy Cache
如果缓存层中没有足够的空闲显存,它会从物理显存中分配更多的显存。此外,由于缓存层可以缓存应用程序或驱动程序的显存请求,这也可以减少它们的负担。在传统的显存管理中,应用程序或驱动程序需要显式地分配和释放显存,这可能会造成显存碎片化,降低显存的利用率。总之,ZeRO-Cache 是一种有效的显存管理器,可以提高显存的利用率和性能,并减轻应用程序或驱动程序的负担。Zero-Copy Cache (ZeRO-Cache) 是一种显存管理器,主要用于提高显存的利用率和性能。原创 2024-01-05 09:22:41 · 496 阅读 · 0 评论 -
多端多平台高性能推理引擎
由于部署环境和性能要求的差异巨大,因此多端多平台高性能推理引擎需要具有强大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以便能够适应不同的芯片种类和操作系统。同时,为了实现高性能的推理,该引擎还需要采用先进的算法和优化技术,以提高推理速度和精度。具体来说,这种推理引擎需要部署在多种场景和平台上,包括服务器端、边缘端、移动端和网页前端等,同时还需要满足不同的性能要求。总之,多端多平台高性能推理引擎是AI模型产业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能够为各种场景和平台提供高效、精准的推理服务,从而促进AI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原创 2024-01-05 08:16:09 · 44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