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ql查询速度
2. 服务器硬件
3.网卡流量
4.磁盘IO
相关参数:
QPS
querys per second,每秒查询率,每一台服务器每秒能够响应的查询次数,是对一个特定的查询服务器在规定时间内所处理流量多少衡定标准.
计算关系:
QPS = 并发量 / 平均响应时间
并发量 = QPS * 平均响应时间
TPS
TransactionPerSecond,每秒事务处理量。是软件测试结果的测量单位,客户机在发送请求时开始计时,收到服务器响应后结束计时,以此来计算使用时间和完成的事务个数。
因素
1.低效得sql语句
2.高并发
数据库连接被挤满(max_connection默认为100,需要设置得大一些)
想起上家公司,有天突然k8s日志一直在打印如下错误信息:
Error: Too many connections
Errno.: 1040
当时老板还把我骂了一顿,说我把mysql搞崩了。我立马命令看了mysql得连接数量,那时候已经达到了100+。由于运维一直都使用得是mysql得默认max_connection,后来运维把默认得max_connection设置过了就没这个问题了。可能我的代码也需要优化
3.超高得cpu使用率
CPU资源耗尽出现宕机
4.磁盘IO
磁盘IO性能下降,大量消耗磁盘性能得计划任务。更新磁盘设备,调整计划任务,做好磁盘维护
网卡流量:避免无法连接db得情况
1.减少从服务器得数量(从服务器会从主服务器复制日志)
2.进行分级缓存 (避免前端大量缓存失效)
3.避免使用select * 查询
4.分离业务网络和服务器网络
大表带来的危害
大表特点
记录行数巨大,单表超千万
表数据文件巨大,超过10个G
危害
1.慢查询
短时间内很难过滤出需要的数据,区分度低,在大数据量的表中筛选一部分数据会产生大量的磁盘IO,降低磁盘效率。
explain sql语句;
2.建立索引需要很长时间
当mysql版本< 5.5,建立索引会锁表;当Mysql版本>=5.5,建立索引会造成主从延迟
3.修改表结构需要很长时间锁表
转自:芋道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