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der的multibackend的配置

本文介绍了如何配置Cinder的multibackend功能,通过实例展示了在控制节点和存储节点上设置LVM及NFS后端的详细步骤。目的是使读者理解Cinder如何在不同存储类型间切换,并明确存储节点与cinder-volume服务节点的区别。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实验以配置cinder两个后端存储为例,两后端为LVM和NFS不同的存储类型,LVMVolumeProvider放在cinder-volume服务所在节点,NFSVolumeProvider是独立的存放volume的节点,以区分存储节点(cinder-volume服务所在的节点)不一定就是生成volume的节点,cinder-volume节点就是实际存储池的一顶帽子。(具体的LVM和NFS服务器如何搭建,就不再详细说了,主要就是了解一下多后端的详细流程)


控制节点配置文件/etc/cinder/cinder.conf

[DEFAULT]

my_ip = 192.168.232.10

auth_strategy = keystone

debug = true

verbose = true

rpc_backend = rabbit

[database]

connection = mysql://cinder:CINDER_DBPASS@controller/cinder

[keystone_authtoken]

auth_uri = http://controller:5000/v2.0

identity_uri = http://controller:35357

admin_user = cinder

admin_password = CINDER_PASS

admin_tenant_name =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查找关于OpenStack Cinder调度器配置的相关信息或指南,特别是配置教程和最佳实践。首先,我得回忆一下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看看里面有没有相关的信息。 用户给出的引用中,引用[2]提到了Cinder两个核心部分是Scheduler和Cinder Volume,Scheduler的功能类似于Nova的Scheduler,用来决定通过哪个Cinder Volume进行操作。这里可能涉及到调度器的基本作用,但具体配置细节可能在其他引用里。 引用[3]讨论了Cinder的高可用部署架构,提到了无状态服务如cinder-scheduler的多活部署,以及分布式锁的使用。这可能和调度器的配置有关,尤其是在高可用环境下的设置,但用户可能需要更基础的配置步骤。 引用[5]提到了scheduler_driver的配置选项,默认使用的是FilterScheduler,并且说明了配置是通过scheduler_driver参数设置的,这应该直接关系到调度器的驱动配置,是用户需要的关键信息。 引用[4]中虽然主要讲的是Cinder的安装与数据库配置,但可能没有直接涉及调度器的配置,不过可以确认用户可能需要参考官方文档或安装教程中的相关部分。 接下来,我需要综合这些信息,整理出Cinder调度器的配置步骤和最佳实践。首先,确定调度器的驱动类型,比如FilterScheduler是默认的,用户可能需要调整过滤器和权重。然后,查看配置文件中的相关参数,如scheduler_default_filters和scheduler_default_weighers。此外,高可用部署中的多活配置和分布式锁的设置也是需要注意的点。 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修改配置文件(cinder.conf),如何选择适合的过滤器和权重策略,以及如何进行性能调优。同时,最佳实践可能包括启用跨AZ调度、资源预留和日志监控等。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配置方法,并给出最佳实践的建议。另外,根据用户的要求,生成相关问题,比如调度器的工作流程、过滤器的作用、性能优化方法等。 最后,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引用内容,确保引用的正确性,比如引用[5]中的scheduler_driver配置,引用[3]中的高可用设置,引用[2]中的Cinder组件结构,这些都是回答的重要依据。</think>### OpenStack Cinder调度器配置指南 #### 一、基础配置流程 1. **配置文件定位** Cinder调度器配置主要通过`cinder.conf`实现,路径通常为`/etc/cinder/cinder.conf`。核心参数集中在`[scheduler]`部分[^5]。 2. **调度器驱动选择** 默认使用基于过滤和权重的调度器: ```ini [scheduler] scheduler_driver = cinder.scheduler.filter_scheduler.FilterScheduler ``` 支持其他驱动如`ChanceScheduler`(随机选择)或自定义驱动[^5]。 3. **过滤器配置** 默认启用`AvailabilityZoneFilter`, `CapacityFilter`, `CapabilitiesFilter`: ```ini scheduler_default_filters = AvailabilityZoneFilter, CapacityFilter, CapabilitiesFilter ``` 可添加扩展过滤器如`InstanceLocalityFilter`(避免存储与计算节点跨物理机)[^2][^5]。 4. **权重策略配置** 默认使用`CapacityWeigher`(剩余容量优先): ```ini scheduler_default_weighers = CapacityWeigher ``` 可通过`capacity_weight_multiplier`参数调整权重比例(正值为剩余容量优先,负值为已用容量优先)[^5]。 #### 二、高级配置实践 1. **高可用部署** - 部署3个以上`cinder-scheduler`实例实现多活 - 结合`etcd`或`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防止并发操作冲突[^3] ```ini distributed_lock_type = etcd etcd_backend = etcd3://192.168.1.10:2379 ``` 2. **性能调优参数** ```ini scheduler_max_attempts = 5 # 最大调度尝试次数 scheduler_workers = 8 # 调度器进程数 ``` 3. **跨AZ调度** 启用`AllBackendsFilter`实现跨可用区调度: ```ini scheduler_default_filters = AllBackendsFilter, AvailabilityZoneFilter ``` #### 三、验证命令 ```bash # 查看当前调度器配置 openstack volume service list | grep scheduler # 查看存储节点容量状态 cinder get-pools --detail ``` #### 四、最佳实践 1. **生产环境推荐配置** ```ini [scheduler] scheduler_driver = filter_scheduler scheduler_default_filters = AvailabilityZoneFilter, CapacityFilter, CapabilitiesFilter, InstanceLocalityFilter scheduler_default_weighers = CapacityWeigher capacity_weight_multiplier = -1.0 # 优先使用已填充率高的存储节点 ``` 2. **关键注意事项** - 启用`reserved_percentage`参数防止存储池写满(默认0) - 定期检查`cinder-scheduler`日志:`/var/log/cinder/scheduler.log` - 结合`cinder-volume`的`volume_clear`配置实现安全数据擦除[^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