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eX、OLE和COM的关系(转自百度文档)

本文介绍了COM(组件对象模型)及其在ActiveX和OLE中的应用。COM是一种独立于语言的组件体系结构,允许组件间相互通信。OLE是复合文档技术,而ActiveX是以网络应用为主的COM技术集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比较流行的 组件模型有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对象组件模型)/DCOM(Distributed COM, 分布式对象组件模型)和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到这里,已经出现了与本文相关的主题COM,而CORBA与本文无关,就不作介绍。之所以从组件与对象的区别说起,是想让大家明确COM和CORBA是处在整个体系结构的最底层,如果暂时对此还不能理解,不妨继续往下看,最后在回过头看一看就自然明白了。
现在开始阐述ActiveX、OLE和COM的关系。首先,让大家有一个总体的概念,从时间的角度讲,OLE是最早出现的,然后是COM和 ActiveX;从体系结构角度讲,OLE和ActiveX是建立在COM之上的,所以COM是基础;单从名称角度讲,OLE、ActiveX是两个商标名称,而COM则是一个纯技术名词,这也是大家更多的听说ActiveX和OLE的原因。既然OLE是最早出现的,那么就从OLE说起,自从 Windows操作系统流行以来,“剪贴板”(Clipboard)首先解决了不同程序间的通信问题(由剪贴板作为 数据交换中心,进行复制、粘贴的操作),但是剪贴板传递的都是“死”数据,应用程序开发者得自行编写、解析数据格式的代码,于是 动态数据交换(Dynamic Data Exchange,DDE)的通信协定应运而生,它可以让应用程序之间自动获取彼此的最新数据,但是,解决彼此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仍然是程序员沉重的负担。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ed,OLE)的诞生把原来应用程序的数据交换提高到“ 对象交换”,这样程序间不但获得数据也同样获得彼此的应用程序对象,并且可以直接使用彼此的数据内容,其实OLE是Microsoft的 复合文档技术,它的最初版本只是瞄准复合文档,但在后续版本OLE2中,导入了COM。由此可见,COM是应OLE的需求而诞生的,所以虽然COM是OLE的基础,但OLE的产生却在COM之前。COM的基本出发点是,让某个软件通过一个通用的机构为另一个软件提供服务。COM的第一个使用者却是OLE2,所以COM与复合文档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实际上,后来COM 就作为与复合文档完全无关的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这样一来,Microsoft就开始“染指”通用平台技术。但是COM并不是产品,它需要一个商标名称。而那时Microsoft的市场专家们已经选用了OLE作为商标名称,所以使用COM技术的都开始贴上了OLE的标签。虽然这些技术中的绝大多数与复合文档没有关系。Microsoft的这一做法让人产生这样一个误解OLE是仅指复合文档呢?还是不单单指复合文档?其实OLE是COM的商标名称,自然不仅仅指复合文档。但Microsoft自己恐怕无法解释清楚,这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于是,随着Internet的发展,在1996年春,Microsoft改变了主意,选择ActiveX作为新的商标名称。ActiveX是指宽松定义的、基于COM的技术集合,而OLE仍然仅指复合文档。当然,ActiveX最核心的技术还是COM。ActiveX和OLE的最大不同在于,OLE针对的是桌面上应用软件和文件之间的集成,而 ActiveX则以提供进一步的网络应用与用户交互为主。

COM地位

到这里,大家应该对ActiveX、OLE和COM三者的关系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COM才是最根本的核心技术,所以下面的重点 COM。让对象模型完全独立于编程语言,这是一个非常新奇的思想。这一点从C++和Java的对象概念上,我们就能有所了解。但所谓COM对象究竟是什么呢?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COM看作是某种(软件)打包技术,即把它看作是软件的不同部分,按照一定的面向对象的形式,组合成可以交互的过程和一组支持库。COM对象可以用C++、Java和VB等任意一种语言编写,并可以用DLL或作为不同过程工作的执行文件的形式来实现。使用COM对象的浏览器,无需关心对象是用什么语言写的,也无须关心它是以DLL还是以另外的过程来执行的。从浏览器端看,无任何区别。这样一个通用的处理技巧非常有用。例如,由用户协调运行的两个应用,可以将它们的共同作业部分作为COM对象间的交互来实现(当然,OLE复合文档也能做到)。为在浏览器中执行从Web服务器下载的代码,浏览器可把它看作是COM对象,也就是说,COM技术也是一种打包可下载代码的标准方法(ActiveX控件就是执行这种功能的)。甚至连应用与本机OS进行交互的方法也可以用COM来指定,例如在Windows和Windows NT中用的是新API,多数是作为COM对象来定义的。
COM虽然起源于复合文档,但却可有效地适用于许多软件问题,它毕竟是处在底层的基础技术。用一句话来说,COM是独立于语言的组件体系结构,可以让组件间相互通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COM进一步发展为 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这就是DCOM,它类似于CORBA的ORB,本文对此将不再做进一步的阐述。通过上面的讲述相信大家一定对ActiveX、OLE和COM/DCOM的关系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基于MATLAB实现多目标差分进化(MODE)算法进行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的项目实例。项目旨在提升无人机在复杂三维环境中路径规划的精度、实时性、多目标协调处理能力、障碍物避让能力路径平滑性。通过引入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项目解决了传统路径规划算法在动态环境多目标优化中的不足,实现了路径长度、飞行安全距离、能耗等多个目标的协调优化。文档涵盖了环境建模、路径编码、多目标优化策略、障碍物检测与避让、路径平滑处理等关键技术模块,并提供了部分MATLAB代码示例。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无人机路径规划多目标优化算法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工程师研究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无人机在军事侦察、环境监测、灾害救援、物流运输、城市管理等领域的三维路径规划;②通过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优化路径长度、飞行安全距离、能耗等多目标,提升无人机任务执行效率安全性;③解决动态环境变化、实时路径调整复杂障碍物避让等问题。 其他说明:项目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集成不同的优化目标动态环境因素,支持后续算法升级与功能扩展。通过系统实现仿真实验验证,项目不仅提升了理论研究的实用价值,还为无人机智能自主飞行提供了技术基础。文档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实践该项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