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赛博朔方
原文链接:物联网安全防护框架与评估模型
物联网发展速度到底有多快?我们看看下面这张图就知道了。
图中可以看到2008年是一个转折点: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超过了全球人口。相比于电力和电话,物联网的普及率是他们的五倍!
为物联网井喷式发展作助攻的是基于消费者的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联网的IPv4(即信息技术(IT))逐渐转变为基于运营技术(OT)的机器与机器交互的IPv6,包括传感器、智能对象和集群系统(例如智能电网)。
从智慧城市到高楼大厦,再到汽车、医疗设备等等,物联网无处不在。安全性能不高的物联网设备和应用程序对很多企事业机构的关键功能造成破坏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近年来,物联网安全威胁更是如猛虎野兽迎面扑来。物联网技术突破速度有限,对开发人员和安全人员来说,其外部发展环境却是越来越复杂艰险。本文将从物联网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开发完成后的安全评估两方面来论述物联网安全防护的应对措施与建议。
思科物联网安全框架建议
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物联网环境与相关的安全问题,一个灵活的安全框架至关重要。物联网的安全环境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