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一文看懂潜意识

本文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括其人格结构模型(本我、自我、超我),意识层次划分,以及潜意识、生本能与死本能等概念。同时讨论了梦的解析和自我防御机制,指出梦是无意识欲望的象征性满足,而自我防御机制则是应对冲突和焦虑的重要方式。

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对潜意识有深入研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发表了《梦的解析》。精神分析的目的是把重要的无意识内容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对其进行考察。

弗洛伊德理论是第一个综合性的人格理论,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精神层次

早期,弗洛伊德把人格分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晚期,弗洛伊德把人格分成本我、自我、超我。

精神层次,也叫意识层次。精神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

意识,是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构成。

前意识,是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前意识,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

潜意识,也叫无意识。潜意识,是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支配着人的行动。

潜意识的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

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精神分析揭示出人类的自我并非他本身的主宰。

二、人格结构

晚年,弗洛伊德提出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本我,对应潜意识。自我,对应前意识。超我,对应意识。

本我,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本我,保证自己的生存。比如,吃饭、喝水、睡觉、繁殖。本我,是人的自私部分,只与满足个人欲望有关。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自己可以意识到的部分。自我,满足生存的需要,同时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部分。自我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力图满足本我的要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心理结构中道德和伦理的一面。超我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