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始于蓝牙3.0+HS(high speed),为了实现High Speed而添加的,使用802.11链接,通常是在WIFI空闲时,经双方蓝牙协商,使用WIFI的物理层。
3.0 + HS版本
蓝牙核心规格3.0 + HS版本是蓝牙技术联盟2009年4月21日推出的。蓝牙3.0+HS的传输速率理论上可高达24 Mbit/s,尽管这并非是通过蓝牙链接本身。相反,蓝牙链接是用于协商和建立,高速的数据传输是由相同位置的802.11链接完成的。
主要的新特性是AMP(Alternative MAC/PHY),它也是802.11新增的高速传输功能。高速并非该规格的强制特性,因此只有标注了"+HS"商标的设备才是真正通过802.11高速数据传输支持蓝牙。没有标注"+HS"后缀的蓝牙3.0设备仅支持核心规格3.0版本或之前的核心规范附录1。 [6]
来自百度百科;
蓝牙诞生之初,使用的是BR技术,此时蓝牙的理论传输速率,只能达到721.2Kbps。在那个年代,56Kbps的Modem就是高大上了,这个速度可以说是惊为天人了啊!但是科技变化太快了,BR技术转眼就过时了。那怎么办呢?缝缝补补一下,增强速度呗,Enhanced Data Rate就出现了。
使用EDR技术的蓝牙,理论速率可以达到2.1Mbps。这一次的升级换代,还算优雅,因为没有改变任何的硬件架构、软件架构和使用方式上的改变。
也许你也猜到了,EDR又落伍了,看看人家WIFI(WLAN),几十Mbps,上百Mbps,咱们才2.1Mbps,也太寒酸了吧!那怎么办呢?蓝牙组织想了个坏主意:哎,WIFI!把你的物理层和MAC层借我用用呗!这就是AMP(Alternate MAC and PHY layer extension)。艾玛,终于松口气了,我们可以达到54Mbps了。
不过呢,由于蓝牙自身的物理层和AMP技术差异太明显了,这次扩展只能是交替使用(Alternate)的,也就是说,有我(BR/EDR)没你(AMP)。嗯!不优雅!
原创文章,转发请注明出处。蜗窝科技,www.wowotech.net。
Alternate MAC/PHYs (AMP)是蓝牙核心系统的次要控制器(secondary Controllers)。BR/EDR的主要控制器用作搜索,配对,连接建立,连接维持。当两个BR/EDR蓝牙设备L2CAP连接建立后,AMP管理器能检测到另外一个设备的AMP管理器。当两个蓝牙设备都有AMP控制器,蓝牙核心系统提供一种机制,让数据流从主要控制器迁移到次要控制器。
每个AMP控制器一个协议适配层( Protocol Adaptation Layer,简称PAL)。在协议栈分层架构图中,PAL在MAC和PHY层之上。PAL的功能职责是把主控制器中的蓝牙协议映射到AMP控制器中去。
L2CAP通道可能创建到或者迁移到AMP控制器。当AMP功能不再需要或者AMP物理连接通信超时,L2CAP通道可能会迁移回BR/EDR主控制器。如果两个BR/EDR设备之间的ACL通信超时,那么所有AMP物理连接会全部断开。
AMP控制器可能被关闭,目的是降低功耗。
---------------------
作者:冯天恩
来源:优快云
原文:https://blog.youkuaiyun.com/cocavon/article/details/78648322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由于AMP是基于bluetooth和Wifi之间的一个纯软件的概念,它需要协调bluetooth和wifi的资源,在wifi空闲的时候来分享wifi的资源给bluetooth用。所以bluetooth需要对wifi的情况有很详细的了解。这就导致不同厂家的wifi和bluetooth模块不能很好的协作完成AMP的功能。
目前市场上有的支持AMP的硬件,都是bluetooth和wifi集成在同一块硬件中的combo卡,这也是得益于同一厂商可以很好的获取bluetooth和wifi的信息,更好的协调工作。
所以我们项目本来打算采购不同厂家的wifi和bluetooth模块来实现AMP的计划变得难以实现,最终我们决定推迟这一开发计划。
---------------------
作者:ymzhou117
来源:优快云
原文:https://blog.youkuaiyun.com/ymzhou117/article/details/37611667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