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x下标符号的上下堆积

TeX提供了许多"控制符号"来得到诸如希腊字母, 关系运算符,箭头等无法用ASCII键盘直接输入的符号.
小写希腊字母, 如\alpha,\beta, \gamma, \pi;

    大写希腊字母, 如\Gamma, \Pi, \Omega;
    二元运算符, 如\times(乘号), \div(除号), \pm(加减号), \circ(小圆圈), \cdot(点)等;
    关系运算符, 如\leq(小于等于), \geq(大于等于), \subset(包含于), \supset(包含), \in(属于);     否定关系运算符, 如\not=(不等于), \not<(不小于), \not\supset (不包含); 箭头, \leftarrow, \rightarrow, \longrightarrow, \uparrow, \mapto等;
    其它符号, \nabla(Nabla算子), \angle(角), \infty(无穷), \forall(任意), \exists(存在), \prime(导数的撇). 这些符号比较多, 这里就不细细一一列出, 大家去找一本TeX书, 复印那两三页下来就可以了.
 
    本节讲的绝大多数符号都只能在数学环境中使用, 有几个符号也可以使用在一般环境中, 那是\S(节号), \P(段落号), \dag(剑号), \ddag(双剑号).
 
    有时数学公式中的函数名, 算子等要用特别的花体来排版, TeX提供了\cal字体, 如"function $\cal F$". 而对于专有名词,如一些函数名, 如sin x中的sin, 就要用罗马体, 而不是一般的数学斜体排印, 我们可以用$${\rm sin}x$$, 也可以用TeX提供的直接在函数名前加"\"的方法: $$\sin x$$, 一般的函数均有定义, 如\sin, \cos, \lim, \log等.
 
    数学环境中, 还有一类特殊的符号, 那就是可变大小符号, 如求和号, 积分号, 它们会因为符号后面的内容的大小自动调整自己的大小:
\sum, \prod, \coprod, \int, \oint, \bigcap, \bigcup, \bigsqcup, \bigvee, \bigwedge, \bigodot, \bigotimes, \bigoplus, \biguplus.
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可变符号的上下标位置在文中公式和独立公式中是不一样的, 大家看个例子:
$\sum_{i=1}^n x_i=\int_0^\infty f(x)dx$
$$\sum_{i=1}^n x_i=\int_0^\infty f(x)dx$$,

这里大家看到, \sum在文中公式中, 上下标是写在右上角和右下角的, 在独立公式中, 是写在上面和下面的; 而\int在二者中都写在右上角和右下角的. 我们可以强制用\limits和\nolimits来控制上下标的出现位置: 使用方法如$\sum\limits_{i=1}^b x_i$就强制将上下标写在上边和下边, 而\nolimits使其出现在右边角上. 这里多说一句, 如果你想把一般的操作符也想用\limits或\nolimits用, 只须把你的操 作符用\mathop{}括起来即可.
 
    大家如果编排矩阵或行列式, 就会遇到特别的省略号, 大家试试\cdots, \vdots, \ddots就是三个方向的省略号. 而\ldots是比 \cdots低一点的省略号, 它和其它三个不同的是也可以用在正文环境中. \ldots一般用于$x_1, x_2, \ldots, x_n$这样的时候.
 
    排版数学公式可能还会遇到需要把两个符号上下组合在一起,最常见的就是上划线和下划线, 大家试试

$$\overline{a+b+c+d}$$
$$\underline{a+b+c+d}$$,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overline只能用于数学环境, 而\underline也可以用在正文中. 类似地还有用花
括号括在式子上下的: $$\overbrace{a+\underbrace{b+c}+d}$$, 而如果上下括号上面或下面还有符号, 可以用上下标来表示, 如:
$$\overbrace{a+\underbrace{b+c}_{1.0}+d}^{2.0}$$.
    LaTeX还可以将任意两个符号重叠在一起: \stackrel{上层符号}{下层符号}, 如$$\vec{x} \stackrel{\rm def}{=}(x_1, x_2, \ldots, x_n)$$,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stackrel中第一个参数的符号以较小字号输出的. 而$${上面 \atop 下面}$$可以把两行内容按相同字号排出, 类似 地就出现了$${n \choose m}$$则是带括号的n个取m个的写法.
 
符号可以上下堆积, 可是我们如果要在\sum的下面写诸如i<9和j<9这两行下标, 用$$\sum_{i<9 \\ j<9} i/j$$是不行的. 我们怎么实现这样的分行呢? 我们可以用\atop来堆积, 如
$$\sum_{\scriptstyle i<3 \atop \scriptstyle j<3} i/j$$
这里之所以加了\scriptstyle是因为仅用\atop命令会把上下的字体再缩小一号. 另外, 我们也可以用另外的方法: 前面我们在讲\frac时提到\dfrac这个符号需要使用包vatola.sty, 这里, 如果使用了vatola.sty这个包, 我们可以在下标中用{\Sb 第一行 \\第二行 \endSb}, 在上标中用{\Sp 第一行 \\ 第二行 \endSp}来表示多行下标或上标.

### 正确设置LaTeX中求和符号上下标 在LaTeX中,可以通过`\sum`命令来生成求和符号(Σ)。默认情况下,求和符号上下标会出现在右侧位置。如果希望将上下标放置在其正上方和正下方,则需要使用特定的方法。 #### 方法一:默认行为 当处于行间公式模式时,默认情况下,求和符号上下标会自动调整到正上方和正下方的位置[^2]。而在行内公式模式下,上下标则会显示在右上角和右下角。 示例代码如下: ```latex % 行内公式的默认表现形式 $\sum_{i=1}^{n} x_i$ % 行间公式的默认表现形式 \[ \sum_{i=1}^{n} x_i \] ``` #### 方法二:强制上下标位置 为了使求和符号上下标始终位于正上方和正下方,无论是在行内还是行间公式中,都可以使用`\limits`命令[^1]。这使得上下标能够按照期望的方式呈现。 示例代码如下: ```latex % 使用 \limits 强制上下标位置 $\sum\limits_{i=1}^{n} x_i$ ``` #### 方法三:取消上下标对齐 有时可能不需要让上下标完全对齐于正上方或正下方,而是希望它们保持在右侧位置。这种效果可以通过`\nolimits`实现[^5]。 示例代码如下: ```latex % 使用 \nolimits 让上下标回到右侧 $\sum\nolimits_{i=1}^{n} x_i$ ``` #### 特殊场景处理 对于某些特殊环境(如Word中的公式编辑器),可能会遇到上下标被强行移动至右侧的情况。在这种情形下,可以考虑替换为大写的希腊字母Σ,并手动指定上下限[^4]。这种方式虽然不是标准LaTeX语法,但在受限环境中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示例代码如下: ```latex % 替代方案适用于特殊情况 \underset{1}{\overset{n}{\Sigma}} ``` 以上方法涵盖了不同需求下的求和符号上下标配置方式,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灵活选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