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存中存储的数据可以有多种类型,以下是Python五个标准的数据类型:
Numbers(数字)
String(字符串)
List(列表)
Tuple(元组)
Dictionary(字典)
一般赋值的方法如下:
counter = 100 # 赋值整型变量
miles = 1000.0 # 浮点型
name = “John” # 字符串
special = None #空值 相当与null
转义符:
string = “I’m Chris” #当字符串中包含 ‘ 可以用“”括起来表示
string = ‘“Apple” is not fruits’ #当字符串中包含“”可以用 ’ ‘表示
string = ‘She said: \”that is Job\’s book\”’ 当字符串中既包含’也包含“ ,可以用 \ 进行转义
常用的转义字符还有:
\n 表示换行
\t 表示一个制表符
\ 表示 \ 字符本身
如果一个字符串包含很多需要转义的字符,对每一个字符都进行转义会很麻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字符串前面加个前缀 r ,表示这是一个 raw 字符串,里面的字符就不需要转义了。例如:
r’(~_~)/ (~_~)/’
如果要表示多行字符串,可以用”’…”’表示:
”’Line 1
Line 2
Line 3”’
以上表示方法相当于 ‘Line 1\nLine 2\nLine 3’
Python中整数和浮点数计算:
1. Python的整数运算结果仍然是整数,浮点数运算结果仍然是浮点数:
1 + 2 # ==> 整数 3
10/4 # ==>整数 2
1.0 + 2.0 # ==> 浮点数 3.0
2.整数和浮点数混合运算的结果就变成浮点数
1+2.0 #==>整数3.0
3.求余数计算:
Python提供了一个求余的运算 % 可以计算余数:
11 % 4 # ==> 3
Python 布尔值运算:
* Python把0、空字符串 ’ ’ 和None看成 False,其他数值和非空字符串都看成 True.
例如:
a = True
print a and ‘a=T’ or ‘a=F’
计算结果不是布尔类型,而是字符串 ‘a=T’,因为True and ‘a=T’ 计算结果是 ‘a=T’,继续计算 ‘a=T’ or ‘a=F’ 计算结果还是 ‘a=T’。
and 和 or 运算的一条重要法则:短路计算:
1.在计算 a and b 时,如果 a 是 False,则根据与运算法则,整个结果必定为 False,因此返回 a;如果 a 是 True,则整个计算结果必定取决与 b,因此返回 b。
2.在计算 a or b 时,如果 a 是 True,则根据或运算法则,整个计算结果必定为 True,因此返回 a;如果 a 是 False,则整个计算结果必定取决于 b,因此返回 b。
所以Python解释器在做布尔运算时,只要能提前确定计算结果,它就不会往后算了,直接返回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