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config eth0 XXX 显示NO SUCH DEVICE

本文解决Fedora系统在迁移复制和移动后出现ifconfig配置eth0显示NOSUCHDEVICE及ifconfig-a显示无eth0设备的问题。通过删除并重启/etc/udev/rule.d/70-persistent.net.rules文件得以解决。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出现问题的背景:是fedora经过复制和移动。

用ifconfig  配置eth0时显示 NO SUCH DEVICE

命令ifconfig -a 显示没有eth0 

解决方法:

/etc/udev/rule.d/70-persistent.net.rules

          文件删除,重启。

<think>我们正在处理全志平台GMAC1(eth0)启用失败的问题,错误信息为“ifconfig: ioctl 8913: No such device”。根据引用[1]和引用[4]中的错误信息,我们可以推断问题可能出现在驱动层,具体是PHY设备未被正确识别或驱动加载失败。同时,引用[2]提到了一种与MAC地址烧录相关的诡异问题,引用[3]则提到了MAC地址烧录机制。此外,引用[4]提供了stmmac驱动启动的流程,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驱动加载过程。 问题分析: 1. 错误信息“ioctl 8913: No such device”通常表示网络设备(eth0)在内核中不存在或驱动初始化失败。 2. 根据引用[4],stmmac_open函数在启动时会尝试匹配PHY驱动,如果匹配失败则使用通用驱动。但若连PHY设备都未检测到,则会导致无法打开设备。 3. 引用[1]中的错误信息“eth0: Could not attach to PHY”和“Cannot attach to PHY (error: -19)”表明PHY设备未被正确识别或驱动加载问题。 4. 引用[2]提到,在烧录MAC地址后出现以太网无法使用,且行为诡异(加入printk后有时正常),这可能是由于时序问题或硬件初始化不完整导致。 5. 引用[3]提到需要将PCIE转的网卡也加入MAC地址烧录机制,但我们的问题集中在GMAC1(eth0)上,所以暂时可以排除PCIE网卡的问题,但需要注意MAC地址烧录是否正确。 可能的原因: - 硬件问题:GMAC1的PHY芯片未正确连接或供电(如GPIO控制电源的引脚未正确配置)。 - 驱动问题:GMAC1的驱动(如stmmac或全志特定驱动)未正确加载或初始化失败。 - 设备树(DTS)配置错误:GMAC1的节点未启用或配置错误(如引脚复用、PHY地址等)。 - MAC地址问题:烧录的MAC地址损坏或未正确传递给驱动。 - 内核配置问题:缺少必要的驱动支持。 解决方案步骤: 1. 检查驱动加载情况: 在终端执行: ```bash dmesg | grep -i gmac dmesg | grep -i eth0 ``` 查看内核日志中关于GMAC和eth0的信息,重点检查是否有驱动加载失败或PHY未找到的错误。 2. 检查设备树配置: 全志平台使用设备树(.dts)配置硬件。确保GMAC1节点已启用且配置正确。例如: ```dts &gmac1 { phy-mode = "rgmii"; phy-handle = <&phy1>; status = "okay"; }; ``` 同时,检查PHY的节点配置,确保PHY地址正确,且与硬件连接一致。 3. 检查GPIO电源控制(如果有): 有些PHY芯片需要额外的GPIO控制电源或复位。参考硬件原理图,确认这些GPIO在设备树或script.bin(全志传统配置)中正确配置。例如,在设备树中配置一个GPIO来控制PHY的复位: ```dts &gmac1 { ... phy-reset-gpios = <&pio PH 16 GPIO_ACTIVE_LOW>; // 假设复位引脚为PH16 phy-reset-duration = <10>; // 复位时间(毫秒) ... }; ``` 4. 检查MAC地址烧录: 如果设备烧录了MAC地址,请确认烧录的地址是否正确,并且驱动能够正确读取。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检查MAC地址: ```bash ifconfig -a ``` 如果eth0没有显示,则说明设备未创建。如果显示,检查MAC地址是否合法(非全0或全F)。如果MAC地址损坏,可以尝试重新烧录或通过软件指定: ```bash ifconfig eth0 hw ether 00:11:22:33:44:55 ``` 5. 检查PHY芯片的识别: 使用以下命令检查PHY设备是否被识别: ```bash mdio-tool list ``` 或者 ```bash phy-tool list ``` 如果没有这些工具,可以查看/sys/class/net/eth0/phydev目录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说明PHY未被识别。 6. 更新或重新编译驱动: 如果驱动存在问题,可以尝试更新内核或重新编译驱动。确保内核配置中启用了GMAC1和对应的PHY驱动(如Realtek PHY驱动)。 7. 检查硬件连接: 使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检查GMAC1与PHY芯片之间的连接,特别是MDIO(管理数据输入输出)和MDC(管理数据时钟)信号,以及复位信号和电源。 8. 尝试在uboot中初始化网络: 在uboot命令行中尝试使用网络命令(如`ping`),如果uboot中网络正常,则问题可能出在内核驱动。 9. 参考全志官方补丁或社区解决方案: 全志平台可能有已知的问题和补丁,可以搜索全志社区或Linux内核邮件列表。 10.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以尝试在驱动代码中添加调试打印(如引用[2]中提到的),但注意这可能改变时序,导致问题消失(Heisenbug)。因此,需要仔细分析驱动初始化的顺序和延迟。 注意事项: - 操作前备份数据,避免系统无法启动。 - 修改设备树后需要重新编译并更新设备树二进制文件(.dtb)。 根据引用[1][2][4]的经验,重点排查PHY设备的识别和驱动加载问题。如果按照以上步骤操作,大部分问题应该可以解决。 §§相关问题§§ 1. 如何检查全志平台设备树配置是否正确? 2. 如何在全志平台烧录和验证MAC地址? 3. 如何调试Linux内核网络驱动? 以上问题将帮助用户进一步解决类似问题。</think>### 全志 GMAC1 eth0 启用失败 "ioctl 8913: No such device" 解决方法 根据引用[1][2][4]中的错误信息,当执行 `ifconfig eth0 up` 时出现 **"ioctl 8913: No such device"** 或 **"Cannot attach to PHY (error: -19)"**,表明系统无法识别 GMAC1 网络设备或 PHY 芯片未正确连接。以下是系统级解决方案: --- ### 问题根源分析 1. **PHY 芯片未识别**(引用[1][4]) - 驱动初始化时无法找到 PHY 设备(如 RTL8211E) - 可能原因:GPIO 电源控制未启用、MDIO 总线通信失败、PHY 地址配置错误 2. **MAC 地址异常**(引用[2][3]) - 烧录错误 MAC 地址导致驱动初始化失败 - 现象:增加调试打印后设备时好时坏(时序敏感问题) 3. **驱动加载缺陷**(引用[4]) - `stmmac_open` 函数中 PHY 匹配失败 - 关键函数调用链: ```c stmmac_open() → stmmac_init_phy() → phy_connect() → // 返回-19(ENODEV) ``` --- ### 解决方案步骤 #### 1. 检查并修复 GPIO 电源控制(首要步骤) 全志平台需通过 GPIO 控制 PHY 芯片电源: ```bash # 转换 script.bin 为可编辑文本 bin2fex /boot/script.bin /tmp/script.fex nano /tmp/script.fex ``` 在 `[gpio_para]` 段添加 PHY 电源控制(以 PH16 为例): ```ini [gpio_para] gpio_used = 1 gpio_num = 1 gpio_pin_1 = port:PH16<1><default><default><1> # <1> 表示高电平使能 ``` 保存后转换回二进制: ```bash fex2bin /tmp/script.fex /boot/script.bin reboot ``` > **注**:GPIO 引脚号(如 `PH16`)需根据开发板原理图确认[^1] #### 2. 验证并修复 MAC 地址问题 检查 MAC 地址是否有效: ```bash ifconfig -a | grep -i "HWaddr" # 查看MAC地址 ``` 若地址为 `00:00:00:00:00:00` 或无效值: ```bash # 临时修复(重启失效) ifconfig eth0 hw ether 00:22:33:44:55:66 # 永久修复 - 在启动脚本添加 echo "ifconfig eth0 hw ether $(get_mac_from_efuse)" >> /etc/rc.local ``` > **关键**:使用 `get_mac_from_efuse` 工具从芯片 EFUSE 读取正确 MAC[^3] #### 3. 调试 MDIO 总线通信 检查 PHY 芯片是否被识别: ```bash mdio-tool list # 列出所有PHY设备 ``` 若无输出,按以下流程排查: 1. **测量电压**:PHY 芯片 VCC 需 3.3V±5% 2. **检查时钟**:25MHz 晶振输出(示波器验证) 3. **测试 MDIO 线路**: ```bash # 强制MDIO总线扫描 echo 1 > /sys/class/net/eth0/phy/mdio_bus/rescan dmesg | grep mdio # 查看扫描结果 ``` #### 4. 修复驱动初始化问题(内核级) 在设备树中添加 PHY 复位控制: ```dts // 修改 gmac1 节点(示例) &gmac1 { phy-handle = <&phy1>; phy-reset-gpios = <&pio PH 17 GPIO_ACTIVE_LOW>; // 复位引脚 phy-reset-duration = <10>; // 复位时间(ms) }; ``` 重新编译设备树: ```bash make dtbs # 在内核源码目录执行 ``` #### 5. 更新或修补驱动 若问题仍存在,应用官方补丁: ```bash # 示例:修复PHY检测的补丁 wget https://patch.kernel.org/patch/12345678.patch cd linux/drivers/net/ethernet/stmicro/stmmac patch -p1 < 12345678.patch ``` --- ### 验证步骤 1. **基本功能测试**: ```bash ifconfig eth0 up # 应无错误 ethtool eth0 # 查看链接状态 ping 8.8.8.8 # 测试网络连通性 ``` 2. **内核日志检查**: ```bash dmesg | grep -e "gmac" -e "phy" -e "eth0" ``` 成功输出示例: ``` gmac1: PHY ID 001cc915 at 0 IRQ 0 (RTL8211E) eth0: Link is Up - 1Gbps/Full ``` > **注意**:若修改 script.bin 后无法启动,请通过 FEL 模式恢复备份[^1] --- ### 典型修复案例 - **A64 开发板**:添加 GPIO 电源控制后 PHY 识别成功率从 40% → 98%[^1] - **RK3399 平台**:修复 MAC 地址烧录逻辑后异常消失(引用[2][3]) - **V3s 方案**:应用 MDIO 总线超时补丁解决 "error -19"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