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知为何又查了一下王爽老师的《汇编语言》,遥想起当时学习这本书的经历,不得不赞叹与本书对知识组织加工的艺术。
相比之下,我觉得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一些经历:拿到一本书,信誓旦旦要把这本书学下来,可惜的是中途不是觉得似懂非懂、大脑混乱,要么就是觉得难度过高、信心受挫、半途而废,亦或是觉得图书枯燥乏味,不知所云。我觉的当然读者要负主要的责任,但编书者要付更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我总结了一下王爽老师编书过程中运用的技巧,我相信这对任何编写图书的人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声明一下:这不是在打广告!!我只是希望若干年后这些法则会被更所的图书编写者采纳,让热爱学习尤其是自学的人们减少一些痛苦。
图书编写者应该遵守以下法则:(王爽法则)
1.对读者的假定:应假定读者对本书要传授的知识毫无了解,但可以假定读者在开始学习本书之前对与本书相
关知识有一定了解。
2.清晰的脉络:需要为读者设定一条学习主线,核心知识全部串在主线之上。可以传授支线知识,支线知识最
好由主线引出,但不能太难太多,即使不学习支线知识也不能影响主线知识的掌握。
3.保持难度平稳且不高:如果把主线看成核心知识点组成的线性结构,那么每个知识节点与上一个节点之间的
难度差必须很小,如果确实需要传授难度很大的知识点,需要图书编写者将其分解成小的知识点(考验编写者
)。应该让读者感到学习是在爬楼梯而不是在攀岩,每一步迈的都不大,但最后却达到了高度。
4.知识屏蔽原则:对于一些交叉学科,掌握一个知识点可能需要其它方面甚至超出本书的知识,编写者应尽量
避免这些知识对当前知识点理解的影响。编写者应将这些知识尽量屏蔽掉,如实在不能屏蔽也要使其尽量简化
。力争掌握每个当前知识点唯一需要的是掌握之前在本书学习过的知识点,而无需掌握本书以外的知识。
5.习题巩固:每讲完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因该配有大量的练习题,或实验等可供读者动手实践的环节。使读者
在完成这些练习后可以充分掌握已经传授的知识点。还可以在章节之间穿插检测点检测读者的学习情况,并告
知读者在通过检测点之前禁止向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