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限制,可通过sysconf函数查询。
12.1 线程属性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attr_init(pthread_attr_t *attr);
int pthread_attr_destroy(pthread_attr_t *attr);
/* 若成功则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
调用pthread_attr_init以后,pthread_attr_t结构所包含的内容就是操作系统实现支持的线程所有属性的默认值。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attr_getdetachstate(const pthread_attr_t *restrict attr, int *detachstate);
int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pthread_attr_t *attr, int detachstate);
/* 若成功则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
detachstate:
–> PTHREAD_CREATE_DETACHED,以分离状态启动线程。
–> PTHREAD_CREATE_JOINABLE,正常启动线程,应用进程可以获取线程的终止状态。
可以在编译阶段使用 _POSIX_THREAD_ATTR_STACKADDR 和_POSIX_THREAD_ATTR_STACKSIZE 符号来检查系统是否支持线程栈属性。
也可以在运行阶段把 _SC_THREAD_ATTR_STACKADDR 和_SCTHREAD_ATTR_STACKSIZE 参数传给sysconf函数,检查系统对线程栈属性的支持情况。
查询和修改线程栈属性: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attr_getstack(const pthread_attr_t *restrict attr, void **restrict stackattr, size_t *restrict stacksize);
int pthread_attr_setstack(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ckattr, size_t *stacksize);
/* 若成功则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
对进程来说,虚拟地址空间的大小是固定的,进程中只有一个栈。
但对线程来说,同样大小的虚拟地址空间必须被所有的线程栈共享。
如果用完了线程栈的虚拟地址空间,可以使用malloc或者mmap来为其他栈分配空间,并用pthread_attr_setstack函数来改变新建线程的栈位置。
线程栈所占内存范围中可寻址的最低地址可以由stackaddr参数指定,该地址与处理器结构相应的边界对齐。
stackaddr线程属性被定义为栈的内存单元的最低地址,但这并不必然是栈的开始位置。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attr_getstacksize(const pthread_attr_t *restrict attr, size_t *restrict stacksize);
int 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pthread_attr_t *attr, size_t *stacksize);
/* 若成功则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
通过上面两个函数设置线程属性stacksize。
(用途:如果希望改变栈的默认大小,但又不想自己处理线程栈的分配问题。)
线程属性guardsize —— 控制着线程末尾之后用以避免栈溢出的扩展内存的大小。这个属性默认为 PAGESIZE 个字节。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attr_getguardsize(const pthread_attr_t *restrict attr, size_t *restrict guardsize);
int pthread_attr_setguardsize(pthread_attr_t *attr, size_t *guardsize);
/* 若成功则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
把guardsize设置为0,在这种情况下不会提供警戒缓冲区。
同样,对stackattr作了修改,系统就会假设我们会自己管理栈,并使警戒缓冲区机制无效,等同于把guardsize线程属性设置为0。
如果guardsize线程属性被修改了,操作系统可能把它取为页大小的整数倍。
如果线程的栈指针溢出到警戒区域,应用程序就可能通过信号接收到出错信息。
更多线程属性:(这些属性并没有在 pthread_attr_t 结构中表达)
- 可取消状态
- 可取消类型
- 并发度
并发度 —— 控制着用户级线程可以映射的内核线程或进程的数目。
如果内核级线程和用户级的线程之间保持一对一的映射,那么改变并发度并不会有什么效果。
如果用户级线程到内核级线程或进程之间保持多对一的映射,那么给定时间内增加用户级线程数,可能会改善性能。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getconcurrency(void);
/* 返回:当前的并发度 */
int pthread_setconcurrency(int level);
/* 返回:若成功则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
注意:pthread_getconcurrency返回当前的并发度。
如果系统当前正控制着并发度(即之前没有调用过pthread_setconcurrency函数),那么pthread_getconcurrency返回0。
pthread_setconcurrency函数设定的并发度只是对系统的一个提示,系统并不保证请求的并发度一定会被采用。如果希望系统自己决定并发度,设置level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