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数据的云计算框架解析
1. 元数据定义
元数据在计算机科学中是一个多义词,在面向对象编程的上下文中,元数据是关于程序结构本身的信息,例如类、方法和属性。一个类具有诸如名称、超类、接口、方法和属性等内在元数据。在基于元数据的框架中,开发者还必须定义一些特定于应用程序或领域的额外元数据。
元数据有多种用途,例如源代码生成、编译时验证和类转换。基于元数据的组件在运行时使用元数据来进行框架适配。框架所使用的元数据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定义:
- 命名约定 :利用类和方法名称中的特定模式,这些模式对框架有特殊意义。例如 JavaBeans 规范使用以 “get” 和 “set” 开头的方法名,JUnit 3 将以 “test” 开头的方法解释为测试用例的实现。Ruby on Rails 也是一个使用命名约定的框架示例。命名约定可以节省大量配置,但表达能力有限。
- 外部源定义 :如 XML 文件和数据库。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在部署时甚至运行时修改元数据而无需重新编译代码,但定义更冗长,并且配置与源代码的分离对于一些开发者来说不够直观。
- 代码注解 :这在软件社区中变得流行,Java 和 C# 等编程语言支持这种技术。开发者可以直接在类源代码中添加自定义元数据元素,使定义更简洁且更接近源代码,这是一种面向属性编程的技术。
2. 基于元数据的框架
基于元数据的框架是基于其所处理的类的元数据来处理逻辑的框架。在这些框架中,开发者必须在应用程序类中定义额外的特定于领域或应用程序的元数据,以供框架使用和处理。
使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52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