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抑制、加速度控制及相关观测器系统解析
1. 干扰抑制与加速度控制概念
在控制系统中,干扰观测器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典型的用法是采用控制输入 $f = f + \hat{d}$,这里的 $\hat{d}$ 用于抵消干扰 $d$,$f$ 可看作抵消干扰后的表观控制输入。
当干扰估计 $\hat{d}$ 精确收敛到实际干扰 $d$ 时,系统会呈现出等效的干扰抑制效果。例如,传递函数 $s/(s + 1/T)$ 具有高通滤波器特性,其伯德图(以 $T = 0.01s$ 为例)显示,在频率 $\omega = 1/T$ 以下区域,干扰等效因子小于 0 dB,这意味着低频段的干扰会被大幅衰减。如 1 rad/s 时的干扰变为原来的 $1/100$(即 -40 dB),10 rad/s 时变为 $1/10$(即 -20 dB)。所以,若能设计足够小的 $T$ 值,控制对象可近似看作无干扰的控制对象。
进一步地,如果在表观力 $f$ 的第一级插入与质量 $m$ 对应的增益,且输入为加速度参考值 $a_{ref}$,输出加速度 $a_c$ 就会等于 $a_{ref}$,从而实现理想的加速度控制系统。不过,当考虑质量 $m$ 与标称值 $m_0$ 的误差时,应将输入模块的增益设为 $m_0$。
2. 不同干扰观测器的处理方式
干扰不仅包括外力 $f_{ex}$,还可能有粘性摩擦、库仑摩擦、重力、反作用力等。以外部力 $f_{ex}(t)$ 和粘性摩擦 $c v_c(t)$ 为例,有两种处理干扰的方式:
- 粘性摩擦包含在被控模型中 :设定 $P^{-1}(s) = ms + c$,得到 $e = f - d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