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手机节能技术展示与分析
1. 垂直切换算法节能效果分析
在用户室内停留时间较少的场景下,对不同垂直切换(VHO)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总结如下表:
| 算法 | 始终连接 WiMAX | 基于信号的 VHO | 节能型 VHO |
| — | — | — | — |
| 消耗能量(焦耳) | 2.64 | 2.39 | 1.51 |
| VHO 次数 | 0 | 17 | 25 |
| 平均连接速率(Mbps) | 11.11 | 15.8 | 13.69 |
| 相对于基线情况的节能百分比 | – | 9.46 % | 42.8 % |
| 相对于基于信号强度算法的节能百分比 | – | – | 36.8 % |
从表中可以看出,尽管用户在靠近 WiFi 接入点(AP)的室内时间较少,但节能型 VHO 算法与基线场景相比,能耗降低了 42.8%,与基于信号的 VHO 算法相比,能耗降低了 36.8%。在第二种场景中,节能比率有所提高,因为该算法只要能连接到 WiFi 就会切换,尽管平均数据速率略有下降。
能耗节省的差异与两种场景下的切换次数有关。在用户室内时间较多的第一种场景中,节能型 VHO 算法在室内时始终连接到 WiFi,而基于信号的算法由于接收信号功率的变化,会在 WiFi 和 WiMAX 之间频繁切换,从而错过通过始终连接 WiFi 来降低能耗的机会。在第二种场景中,情况则相反,尽管用户大部分时间在室外,但节能型 VHO 算法会利用室外的 WiFi 覆盖,尽可能频繁地切换到 WiFi 以节省能耗。
2. 宏基站到毫微微基站切换算法测量结果
同样的实验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