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5G:智能与绿色场景探索
1 移动网络切换与小基站应用
当移动设备决定执行垂直切换时,它会执行与新无线网络关联所需的垂直切换程序。小基站或毫微微基站是提高移动终端自主性和服务质量(QoS)最有前景的解决方案之一。由于用户设备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较短,其优势明显。然而,其部署存在一些限制,如低效的切换过程和小区间干扰管理。
为克服这些问题,可采用基于上下文信息的认知方法,以此改进切换决策。该方法能判断何时进行切换有利,何时应避免不必要的用户小区切换,从而避免“错误切换”。例如,当用户高速移动时,可避免切换到毫微微基站而非宏基站。
2 参考场景分析
2.1 同构无线接入技术(RAT)协作集群场景
如今的移动终端能接入多种无线电系统和技术,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和长期演进(LTE)等蜂窝系统(广域网,WAN),到Wi-Fi(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或超宽带(UWB,无线个人接入网,WPANs)等短距离通信模式。每种技术针对特定环境和服务需求设计,未充分考虑与其他系统的紧密协作。
在同构网络短距离协作集群场景中,移动设备通过短距离无线电技术与其他移动设备协作,以提高基于基础设施的系统(如蜂窝系统)的可用性,实现更好的QoS或增强自主性(如低电量情况)。
当移动手机进入信号遮挡区域,视线通信困难,数据速率降低,电池消耗加快。但基于短距离通信的协作解决方案可让附近的用户终端充当“助手”,创建短距离网络,将信息从源终端中继到与核心网络连接最佳的终端,最后通过长距离点对点连接高速传输数据包。这样,源用户能显著延长电池寿命,就像移动设备处于小基站覆盖区域一样。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