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反馈控制与康复设备技术的创新探索
1. 主动速度反馈中相位超前效应的降低
在主动速度反馈系统里,相位超前效应是影响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选取合适的选择器频率,能够在高频段实现主动高增益的有效性,同时避免低频段因相位超前引发的不稳定性。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频率范围选择器,用于调整主动速度反馈隔离的控制器增益。这个选择器就像一个滤波器,能够减少固有高通滤波器在低频段相位超前导致的不稳定行为。滤波器的形状由选择器频率控制,其优势在于修改后的控制力与原始控制力同相。
2. 电缆驱动脚踝辅助设备的性能分析
2.1 背景与需求
人体脚踝关节容易受到肌肉骨骼和神经损伤。传统的肌肉康复训练依赖治疗师监督,耗时且重复,训练时间短。而持续的肌肉活动有助于缩短康复时间和改善关节运动恢复。因此,机器人系统如外骨骼应运而生,它能减轻治疗师的负担,增加训练时间和频率。
目前,许多平行康复机器人的概念已被提出,但各有优缺点。比如平行平台机器人能提供3个旋转自由度,但部分可穿戴机器人存在体积大、质量重、结构复杂等问题。而电缆驱动的平行机械手可以解决安全性、便携性、复杂驱动等问题,通过对电缆施加恒定张力,为脚踝提供必要负载,实现可控运动。
2.2 脚踝运动辅助的要求
脚踝关节允许如内翻 - 外翻、外展 - 内收和跖屈 - 背屈等独立运动。康复设备应在运动范围限制内提供角度,以避免患者疼痛或受伤。人类运动的限制为内翻 - 外翻 -8° 至 8°,跖屈 - 背屈 -32° 至 40°。此外,设备还需满足便携性、重量、舒适性、尺寸和用户友好性等要求,用户界面应能调整脚踝的最大负载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09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