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基础与挑战解析
1. 低端8位微控制器现状
过去,8位微控制器在嵌入式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设计简单,能编写完成预定义任务的小型应用程序,但因过于简单且资源有限,难以实现嵌入式系统。如今,随着32位微控制器的发展,在相同价格、尺寸和功耗范围内,能覆盖8位微控制器的所有用例。所以,现在8位微控制器大多用于教育平台套件市场,帮助爱好者和新手了解电子设备软件开发基础。
2. 嵌入式系统硬件架构
嵌入式系统架构以微控制器(MCU)为核心,通常是包含处理器、RAM、闪存、串行收发器等核心组件的单集成电路。市场上有多种架构、供应商、价格范围、功能和集成资源可供选择,这些微控制器常被设计成低成本、低资源、低能耗的独立系统,即片上系统(SoC)。
虽然微控制器没有实际的参考架构,但一些架构元素在多种型号、品牌甚至不同处理器架构中都很常见。部分微控制器针对特定应用,提供特定接口与外设和外界通信;还有些注重降低硬件成本或能耗。几乎每个微控制器都包含以下组件:
- 微处理器
- RAM
- 闪存
- 串行收发器
此外,越来越多的设备具备网络访问能力,一些微控制器提供以太网、Wi-Fi等标准接口,或专为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子GHz无线电接口、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等协议。所有组件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RAM、闪存和收发器的控制寄存器都映射在同一物理地址空间。
微控制器能以本机机器语言运行代码,编译器默认输出通用可执行文件,需转换为目标设备可执行的格式。处理器可直接从RAM和内部闪存执行指令,CPU从RAM获取和执行代码更快,但最终固件存储在闪存中,闪存通常比RAM大,能在电源循环和重启后保留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80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