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把浏览器中的文本内容粘贴到 Vim 中,然后使用下面这个替换命令“:%s/^ /+[0-9]/+ //”删除前面的行号,来恢复出最初的 .vimrc 文件。
Put =
在so 脚本的时候, 经常会在文件中加入注释什么的, 那么就可以用这个Put了。注意, 如果是变量当然直接可以put = i
如果是字符串的话请用''而不是""将字符括起来。 就像这样。 Put = 'I like VIM editor!'
- 去掉所有的行尾空格:“:%s//s/+$//”。“%”表示在整个文件范围内进行替换,“/s”表示空白字符(空格和制表符),“/+”对前面的字符匹配一次或多次(越多越好),“$”匹配行尾(使用“/$”表示单纯的“$”字符);被替换的内容为空;由于一行最多只需替换一次,不需要特殊标志。这个还是比较简单的。
- 去掉所有的空白行:“:%s//(/s*/n/)/+//r/”。这回多了“/(”、“/)”、“/n”、“/r”和 “*”。“*”代表对前面的字符(此处为“/s”)匹配零次或多次(越多越好;使用“/*”表示单纯的“*”字符),“/n”代表换行符,“/r”代表回车符,“/(”和“/)”对表达式进行分组,使其被视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这个表达式的完整意义是,把连续的换行符(包含换行符前面可能有的连续空白字符)替换成为一个单个的换行符。唯一很特殊的地方是,在模式中使用的是“/n”,而被替换的内容中却不能使用“/n”,而只能使用“/r”。原因是历史造成的,详情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查看“:help NL-used-for-Nul”。
- 去掉所有的“//”注释:“:%s!/ s*//.*!!”。首先可以注意到,这儿分隔符改用了“!”,原因是在模式或字符串部分使用了“/”字符,不换用其他分隔符的话就得在每次使用“/”字符本身时写成“//”,上面的命令得写成“:%s//s*////.*//”,可读性较低。命令本身倒是相当简单,用过正则表达式的人估计都知道“.”匹配表示除换行符之外的任何字符吧。
- 去掉所有的“/* */”注释:“:%s!/s*//*/_./{-}/*//s*! !g”。这个略有点复杂了,用到了几个不太常用的 Vim 正则表达式特性。“/_.”匹配包含换行在内的所有字符;“/{-}”表示前一个字符可出现零次或多次,但在整个正则表达式可以匹配成功的前提下,匹配的字符数越少越好;标志“g”表示一行里可以匹配和替换多次。替换的结果是个空格的目的是保证像“int/* space not necessary around comments */main()”这样的表达式在替换之后仍然是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