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us教程:如何做潜在类别分析LCA

本文提供了一个详细的Mplus软件进行潜在类别分析的教程。通过一个关于饮酒行为的数据集,解释如何分析并解读结果。Mplus不仅能输出个体在每个条目上的响应概率,还能绘制图表帮助区分不同潜类别。作者展示了如何根据响应概率为潜类别命名,并介绍了Mplus的输出文件、模型比较和拟合指标。最后,提供了完整的Mplus语法示例。

之前潜在类别分析已经给大家写的很详细了,不过都是基于R软件的,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哦,找我做潜类别的基本都不用R,找我解决R语言问题的基本都不知道潜类别是干啥的,看样子做潜变量分析还是mplus受众广泛呀,今天就给大家写一个详细的使用Mplus做潜在类别分析的教程。

依然还是用实际例子手把手教学

实例操练

假如我想了解人们的饮酒行为,我手上收集了一群大汉的饮酒行为数据,用的工具是一个9条目的饮酒行为问卷,条目如下:

1.我爱饮酒

2.我爱喝烈酒

3.我早晨爱饮酒

4.工作时间也喝酒

5.每次喝酒都喝醉

6.酒的味道真滴好

7.喝酒帮助我睡眠

8.喝酒误我事

9.经常去酒吧

上面所有条目的回答均为是否二分类,具体长下图这样:

Mplus教程:如何做潜在类别分析LCA

 

我现在要对数据做一个潜在类别分析

潜在类别给你输出的是个体选择每一个选项的条件概率,所以响应变量一定是分类变量,这儿一定要和潜在剖面分析区分开。

对于本例来说,假如你要三个潜类别,那么结果就会有不同的潜类别在每个问题上响应为yes的和响应为no的概率,我们就是通过这种概率的不同来给不同的潜类别命名的。

比如像下面这个图这样:

Mplus教程:如何做潜在类别分析LCA

 

光看问题一,我们知道潜类别1和潜类别3在问题一上的响应为yes的概率真的很高,都达到了0.9以上,但是潜类别2在此问题上响应为yes的概率就不那么高了,再看问题5,只有潜类别3的人响应yes

### Mplus 进行潜在类别分析的数据处理和代码实现 #### 数据准备 为了在Mplus中执行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 LCA),数据集应当被整理成适合LCA的形式。这通常意味着每一列代表一个测量变量,而每行对应于单个观察对象。对于分类或连续指标,在输入文件中指定相应的变量类型非常重要。 ```plaintext VARIABLE: NAMES ARE id var1-var5; USEVARIABLES = var1-var5; CATEGORICAL = var1-var3; ! 如果有分类变量则声明它们 ``` 此段脚本定义了用于分析的变量名称以及哪些变量会被实际使用,并指定了某些变量作为分类变量处理[^1]。 #### 模型设定 接下来设置模型部分来指示程序识别不同的潜在类群数量并估计参数: ```plaintext ANALYSIS: TYPE = MIXTURE; MODEL: %OVERALL% ! 整体模型设定可以放在这里 %c#1% ! 类别1内的特定参数约束可在此处添加 %c#2% ! 类别2内的特定参数约束可在此处添加 ``` 这里`TYPE=MIXTURE`告诉Mplus这是一个混合分布建模问题; `%OVERALL%`下放置适用于所有类别的通用命令;而在各个具体的类别标签(如%c#1%, %c#2%)之下,则能加入仅对该类别适用的独特指令。 #### 输出控制和其他选项 还可以利用OUTPUT语句请求额外的信息输出,比如技术细节、图表等辅助理解结果的内容: ```plaintext OUTPUT: TECH1 TECH8 STANDARDIZED MODINDICES(0); ``` 这段配置会使得最终报告不仅包含标准的结果摘要,还包括一些有助于诊断拟合优度的技术性统计数据和技术图示[^2]。 #### 完整实例展示 以下是基于以上描述的一个完整的Mplus语法例子,它尝试探索两个未知数目的潜在类别: ```mplus TITLE: Two-Class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Example; DATA: FILE IS data.dat; VARIABLE: NAMES ARE v1-v6; IDVAR = none; CLASSES = c(2); ! 假设存在两类 ANALYSIS: TYPE = MIXTURE; MODEL: %OVERALL% [v1-v6@0]; ! 对均值施加零限制以简化解释 %c#1% [v1*1 v2*-1 v3*.5 v4*-.5 v5*.7 v6*-.7]; %c#2% [v1*(-.5) v2*.5 v3*(-1) v4*1 v5*(-.7) v6*.7]; OUTPUT: TECH1 TECH8 STANDARDIZED MODINDICES(0); PLOT: SERIES = v1(v2 v3 v4 v5 v6); TYPE = PLOT3; ``` 在这个案例里,除了基本框架之外还加入了初始猜测值(`*`)给各类别的特征向量赋予方向性的预期差异,从而帮助算法更快收敛到合理解空间内。同时设置了绘图指令以便直观查看不同维度上的分布情况。
评论 12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公众号Codewar原创作者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