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Prototype

本文探讨了快速原型制作和迭代的重要性,强调不应追求完美的初始设计,而应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文章对比了传统公司的做法与互联网思维,提倡及时行动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快速原型

快速原型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思维模式与工作模式,可以借鉴绘画的地方:一幅画是逐步完成的。通常一开始是一张草图,然后再逐步填入细节。但是,它又不单纯是一个填入细节的过程。有时,原先的构想看来是错的,你就必须动手修改。无数古代油画放在X光下检视,就能看出修改痕迹,四肢的位置被移动过,或者脸部的表情经过了调整。

绘画的这个创作过程就值得学习。我认为黑客也应该这样工作。你不能盼望先有一个完美的设计,然后再动手编程,这样想是不现实的。如果你预先承认设计是不完美的,在任何时候,就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它,最终会有一个更好的结果。

过早优化(premature optimization)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我认为,我们应该对“过早设计”(premature design)也抱有同样的担忧,不要太早决定一个程序应该怎么做。

快速迭代

P8是一个非常“互联网公司”的公司,虽然它并没有做互联网软件产品或硬件产品,但它却将互联网的思维用得很好,快速迭代,P8的很多想法可能只是步行上班过来时突发灵感,但却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开始实施。

传统公司一但有了新的创意,会先把这些创意放置在某文件柜里,等上个半年才会拿出来考虑。但你有没有发现,更多的新创意通常是在你实现之前的创意的时候蹦出来的。我在写程序的时候经常会这样,在实现创意的过程中,会带来更多的想法。所以传统公司搁置的创意,意味着它延迟了创意的实现,同时也延迟了在实现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所有灵感。因为他们会想:“我已经为2.0, 3.0版本的产品准备了足够多的新东西了,不需要想新创意了”。

投资人最爱问的一句话是:“你们未来的计划是什么?1个月,半年,1年”,我反正很害怕这样的问题,有好的想法我就必须立马实现,哪怕是损害健康的高强度工作去实现它,还等1个月?半年?幸好我做的大部分工作都不算很难的科研,要不然早累死在工作台上。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