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符:A-算术运算符
B-赋值运算符
C-比较运算符
A—a:基本算术运算符:+(加),-(减),*(乘),/(除:取整),%(模:取余)
扩展算数运算符:++(自增),--(自减)
A—b:+的作用:1.加法运算。
2.表示正数。
3.字符串拼接(常用)。
/(除法):1.表示取整。
2.只能是整数,如果想变换成小数,给分子或分母同乘一个浮点型数据。
%(模):-------取余,取的是余数。
A—c:++和--运算时:1.单独使用-----无论是在数据前还是数据后,都是自增或自减。
2.参与运算----++或--在数据后面时,先参与赋值运算,后自增或自减。
++或--在数据前面时,先自增或自减,后进行赋值运算。
package 算数运算符;
/* 题目1
* int a = 10;
* int b = 10;
* int c = 10;
*
* a = b++;
* c = --a;
* b = ++a;
* a = c--;
* 请分别计算出a,b,c的值
*/
public class 分别计算ABC的值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定义变量
int a = 10;
int b = 10;
int c = 10;
a = b++;//先进行赋值后进行自增:a=10,b=11,c=10
c = --a;//先进行自减后进行赋值:a=9,b=11,c=9
b = ++a;//先进行自增后赋值: a=10,b=10,c=9
a = c--;//先进行赋值后自减: a=9,b=10,c=8(最终输出的值)
System.out.println("a:"+a);
System.out.println("b:"+b);
System.out.println("c:"+c);
System.out.println("------------");
/*
* 题目2
* int x = 4;
* int y = (x++)+(++x)+(x*10);
*/
//先定义变量
int x = 4;
int y ;
y = (x++)+(++x)+(x*10);
/*
* 该式可分为三项相加:第一项(x++)先进行赋值再自增,此时第一项=4,x变为5
* 第二项(++x)先自增后赋值,此时x=6=第二项
* 第三项由第二项得到x=6,则第三项=60
* 第一项加第二项加第三项=4+6+60
*/
System.out.println("y:"+y);
}
}
B—a:基本赋值运算符:=(等号)把等号右边的值赋给左边。
扩展赋值运算符:+= ,-= , *= , /= ,%=。
例如:int a += 10;
相当于把符号左边和右边的值相加赋给左边。
C—a:比较运算符:> (大于) >= (大于等于) < (小于)
<=(小于等于) =(等于) != (不等于) ==(一般用于判断是否相等)
无论表达式是复杂还是简单,最终得到的结果类型都是boolean类型。
注意:=不能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