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译型语言和解释型语言
编译型 | 解释型 | 混合型 |
C | Javascript | JAVA |
C++ | Python | C# |
GO | Ruby | |
Swift | PHP | |
Object-C | Perl | |
Pascal | Erlang |
Python是一门脚本语言,解释型语言。
d: 盘符切换,进入d盘
cd 进入文件夹 cd syla
2.变量命名规则
print((1+3)*2)
#变量,变量是程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中间值,咱是存储在内存中,供后面的程序使用。
变量直接声明就可以使用了,必须先声明在使用
a = 1 + 3 #把1+3的结果赋值给变量a
print(a)
当行注释:#
多行注释:''' '''
多行注释需要注意的东西'''我们来描述一下 '''dsaas ''' ''' 三个引号内在加三个引号
变量的命名规则:
1.必须使用英文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
2.不能是数字开头,更不能是纯数字
3.命名要有意义
4.变量名不要太长,不要用中文
5.禁止使用关键字
6.变量名区分大小写
7.推荐使用2种方式
(1)驼峰:除了第一个字母外的其他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小写 ageOfAlex
(2)每个单词用下划线分开wife_of_wusir
a = 10
print(a)#打印变量10
print("a")#打印字符串a,字符串
3.常量
python不存在绝对的常量,一般是所有字母大写就是常量
PI = 3.1415
4.数据类型
int整数:在32位机器上:-2**31~2**31-1,即-2147483648~2147483647
a = 128
print(type(a))
str字符串:单引号,双引号,或者三引号
s = "我叫周润发"
print()末尾会自动添加换行符,如果想取消,可以end=“”
print(“你好”,end = “”)就可以啦
print("a","b","c")#输出结果就是:a b c 逗号的作用相当于空格
字符串的拼接用+号
例:s1 = “sylar”
s2 = "wusir"
s3 = S1 +S2
print(S3) 结果#sylarwusir
print(“我们村有个姑娘叫:”+S1+“,娶了个老公叫:”+S2)
s = “考试\n”
print(s*3) #重复3次
input():获取用户输入的内容,接收的内容永远都是字符串。
a =input("请输入一个数:")
b = input(“请输入另一个数:”)
print(a + b)#因为input获取的数据是字符串,若输入1和2,则输出12,而不是3
print(int(a+b))#照样输出12,只不过是数字12
应该这样做,将 a = int(a);b = int(b)在输出print(a + b)
5.if语句
第一种用法:gender = input(“你是男的还是女的”)
if gender == “男的”:
print(“滚蛋”)
print(“吓死我了”)
#如果是男的,则输出以下内容:
滚蛋
吓死我了
#如果是女的,则输出以下内容:
吓死我了
第二种用法:gender = input(“你是男的还是女的”)
if gender == "男的":
print(“请进,欢迎光临“)
else:
print("滚蛋")
#只能是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
第三种方法
if gender == “女的”
age = input("你多大了啊?")
if int(age) < 60:
print("请进")
else:
print(“大妈您去隔壁吧”)
else:
print("滚蛋")
money = int(input("请输入你兜里的钱:"))
if money > 500:
print("喝啤酒吃炸鸡,生活美滋滋")
elif money > 300:
print("盖浇饭走起")
elif money > 50:
print("方便面走起")
else:
print("减肥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