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VirtualBox,Ubuntu,Oracle

本文详细记录了在Ubuntu7.04上安装Oracle10g的过程,包括环境准备、安装步骤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转自http://blog.youkuaiyun.com/thamsyangsw/archive/2010/01/08/5159079.aspx

===========================原帖内容 开始===========================

 

今天终于在Ubuntu7.04上成功安装Oracle10g。为了安装Oracle,花了不少时间到网上查资料,不过更多的时间用于自己的真正实践,当中走了不少的弯路,现在把安装过程记下来。(我一共在两台机器上安装了三次,这篇文章是在安装第三次的时候一边操作一边在另外的电脑上写的) 在网上有不少Oracle的安装教程,但这些教程更多的只是针对较低版本的Ubuntu(如6.X,5.X等等),而且安装Oracle的过程中也有些问题是没有描述和解决的。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自己写一下安装我的实践过程,当然,我主要还是参考了孙高勇先生的《Oracle 10g for Ubuntu安装指南》的内容。 现在开始吧!

[编辑] 第一步,我们需要一个Ubuntu

当然在网上可以免费下载得到,我用的是桌面版,而不是网站上提供的服务器版,很多刚由Windows转过来的朋友可能会认为服务器版总会比桌面版多些功能,为此而下载了服务版来用。其实Ubuntu网上提供的下载却不然,服务器版只不过比桌面版多了amp的软件(a-apache, m-mysql, p-php),但却没有图形用户界面(可以另外再安装,但比较麻烦)。为此,我使用了桌面版的Ubuntu来完成这次的安装。安装的时候虽然有中文可以选择,但我还是选用了英文,这不是我的英文特别好(再好也好不过母语)的缘故,而是因为Ubuntu的汉化未如理想,汉字的支持也不怎么样(特别是在纯 CUI模式下)。所以还是用英文会更好(不必担心,在英文版Ubuntu下一样可以用中文的输入法,同样也可以让Oracle支持中文),要安装 ubuntu,可以参考网上的其它教程。

[编辑] 第二步,安装必需的包

apt-get install gcc make binutils lesstif2 libc6 libc6-dev rpm libmotif3 libaio1 libstdc++5 alien

[编辑] 第三步,创建用户

在很多教程中都用命令去创建用户。但我发现用命令去创建的用户,在图形界面下用得不甚理想,所以用图形界面的用户管理器增加一下新组叫dba,然后再增加一个普通桌面的用户叫oracle(按默认的设置即可),接着用命令增加一个组及用户

addgroup nobody
usermod -g nobody nobody

[编辑] 第四步,修改设置

[编辑] A.设置swap区

Oracle10g至少需要500M的内存和400M的交换空间,要查看swap区是否足够大小,用 fdisk -l 命令去查,如果小于400M的空间,那么就要增加swap的大小 重设交换分区可以使用如下操作:

dd if=/dev/zero of=tmp_swap bs=1k count=900000
chmod 600 tmp_swap
mkswap tmp_swap
swapon tmp_swap

完成安装以后,可以释放这个空间:

swapoff tmp_swap
rm tmp_swap

count 值是根据你需要调整的交换分区大小而定。

[编辑] B.修改 sysctl.conf

添加如下的行到/etc/sysctl.conf 中:

kernel.shmmax = 3147483648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hmall = 2097152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fs.file-max = 65536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编辑] C.修改 limits.conf

添加如下的行到/etc/security/limits.conf中:

* soft nproc 2407
* hard nproc 16384
* soft nofile 1024
* hard nofile 65536

[编辑] D.让修改生效

修改了以上文件后,必须让其生效,或重启系统,或切换到 root 用户下用以下的方式改变内核运行参数: sysctl -p

[编辑] E.产生相应的软连接

创建一个文件如 kk,内容如下:

#!/bin/bash
ln -s /usr/bin/awk /bin/awk
ln -s /usr/bin/rpm /bin/rpm
ln -s /usr/bin/basename /bin/basename
mkdir /etc/rc.d
ln -s /etc/rc0.d /etc/rc.d/rc0.d
ln -s /etc/rc2.d /etc/rc.d/rc2.d
ln -s /etc/rc3.d /etc/rc.d/rc3.d
ln -s /etc/rc4.d /etc/rc.d/rc4.d
ln -s /etc/rc5.d /etc/rc.d/rc5.d
ln -s /etc/rc6.d /etc/rc.d/rc6.d
ln -s /etc/init.d /etc/rc.d/init.d

创建后,切换到 root 用户去执行一下。

[编辑] F.创建RedHat的版本声明文件

在/etc/redhat-release中添加以下语句,以使安装程序认为正在一个RedHat的系统上安装:

Red Hat Linux release 3.1 (drupal)

[编辑] G.修改环境变量

编辑 /home/oracle/.bashrc,增加以下export 的内容。 (注意,在Ubnutu 7.04中用户的profile文件已改名为~/.profile,有很多安装教程都是用 ~/.bash_profile,在7.04中不行的)

export ORACLE_HOME=/opt/ora10
export ORACLE_OWNER=oracle
export ORACLE_SID=ora1
export ORACLE_TERM=xterm
export PATH=$ORACLE_HOME/bin:$ORACLE_HOME/Apache/Apache/bin:$PATH

[编辑] 第五步,开始安装

注销原来的用户,改用oracle用户登录。用env查看一下环境变量是否生效。 然后进行/ora_ins_disk中进行安装

cd/ora_ins_disk
./runInstaller

在安装过程中,请使用 Advanced Installation,然后一路按默认的设置进行往下设置,到窗单名为 “Specify Database Configuration Options”的时候,要修改以下设置: Database Character Set 中选择 Simplified Chinese ZHS16GBK 在安装的后期,系统提示需要用 root 用户去运行两个脚本文件orainstRoot.sh和root.sh,安装完毕后,Oracle是正常启动着的,你可以试一下连接数据库,同时也可以使用浏览器去设置一下Oracle,(url:http: //localhost:1158/em/)(Oracle 10g与之前的版本都不一样,使用WEB页的企业管理器来代替以前的C/S版JAVA企业管理器)

[编辑] 第六步,设置自启动

创建自启动脚本 创建 oracledb 脚本到/etc/init.d/oracledb,内容如下

#!/bin/bash
#
# /etc/init.d/oracledb
#
# Run-level Startup script for the Oracle Instance, Listener, and
# Web Interface

export ORACLE_HOME=/opt/ora10
export ORACLE_SID=ora1
export PATH=$ORACLE_HOME/bin:$ORACLE_HOME/Apache/Apache/bin:$PATH

ORA_OWNR="oracle"
# if the executables do not exist -- display error
if [ ! -f $ORACLE_HOME/bin/dbstart -o ! -d $ORACLE_HOME ]
then
echo "Oracle startup: cannot start"
exit 1
fi
# depending on parameter -- startup, shutdown, restart
# of the instance and listener or usage display
case "$1" in
start)
# Oracle listener and instance startup
echo -n "Starting Oracle: "
su $ORA_OWNR -c "$ORACLE_HOME/bin/lsnrctl start"
su $ORA_OWNR -c "$ORACLE_HOME/bin/dbstart"
touch /var/lock/oracle
su $ORA_OWNR -c "$ORACLE_HOME/bin/emctl start dbconsole"
echo "OK"
;;
stop)
# Oracle listener and instance shutdown
echo -n "Shutdown Oracle: "
su $ORA_OWNR -c "$ORACLE_HOME/bin/lsnrctl stop"
su $ORA_OWNR -c "$ORACLE_HOME/bin/dbshut"
rm -f /var/lock/oracle
su $ORA_OWNR -c "$ORACLE_HOME/bin/emctl stop dbconsole"
echo "OK"
;;
reload|restart)
$0 stop
$0 start
;;
*)
echo "Usage: `basename $0` start|stop|restart|reload"
exit 1
esac
exit 0

设置权限,放到启动脚本中去

chmod 755 /etc/init.d/oracledb
update-rc.d oracledb defaults 99

我的 oralce 的安装盘中可能有些问题,所以如果只用上述的脚本是不能启动 listener的,要修改一下: 修改 /opt/ora10/bin/dbstart文件 查找:(本步骤修改后需重新安装?)

# Set this to bring up Oracle Net Listener
ORACLE_HOME_LISTNER=/ade/vikrkuma_new/oracle

将其改为:

# Set this to bring up Oracle Net Listener
ORACLE_HOME_LISTNER=$ORACLE_HOME

设置后,测试一下

/etc/init.d/./oracledb reload

如果一切正常的话,会关闭一次Oracle又再重新打开。

 

===========================原帖内容 结束===========================

各种版本:

Windows 7 u 64

Oracle VM VirtualBox Manager 4.0.4

Ubuntu 10.10 32

Oracle 10.2.0 32(10201_database_linux32.zip)


生成一个备份吧

快速修复-生成备份,错了可以恢复一下。


安装过程遇到的问题

 

1,error in invoking target 'utilities ctx_on' of makefile

安装前执行 ln -s /usr/bin/basename /bin/basename



2,error in invoking target 'all_no_orcl ihsodbc' of makefile
oracle编译时需要用libstdc++.so.5 ,解决办法:做个软链接
sudo ln -s /usr/lib/libstdc++.so.6 /usr/lib/libstdc++.so.5


3,ora-12547:tns:lost contact 解决办法
sudo sudo apt-get install libaio-dev

 

<think>嗯,用户这次想查找在OracleVirtualBox中安装配置Ubuntu的具体教程。用户提供了三条引用线索,都是关于VirtualBox安装Ubuntu的,特别是引用[1]提到了调整分辨率、共享文件这些细节,引用[2]补充了镜像下载增强功能安装,引用[3]则强调了网络配置的困难。根据之前的互动,用户似乎是个虚拟化技术的新手,可能正在尝试搭建开发或测试环境。从引用[3]用户提到"捅咕了3个小时没搞好网络"来看,网络配置可能是最容易卡住的环节,需要重点强调。接下来需要整合三条引用的有效信息:引用[1]的路径设置建议很实用,应该保留"D盘安装"的提示;引用[2]的国内镜像站链接能解决下载慢的问题;而引用[3]运维人员的解决方案恰好补全了网络配置这个短板。特别是NAT端口转发的组合方案,这个在普通教程里很少讲透。考虑到用户上次的问题就聚焦在配置流程,这次回复应该用步骤式呈现。不过教程类内容容易冗长,需要把五个核心环节(安装准备→虚拟机设置→增强功能→共享文件夹→网络)拆解成可操作的条目。每个步骤要包含预警提示,比如iso挂载失败、共享文件夹权限这些高频坑点。可能用户还会追问更深入的问题,所以预设了三个延伸方向:网络不通的排查是最关键的,毕竟引用[3]用户就卡在这里;内核更新是长期维护的隐患;克隆配置则是实际使用时的常见需求。最后保持引用标识对应,特别是新增的端口转发解决方案要标注引用[3]的出处。</think> 以下是基于参考资料的Oracle VirtualBox安装配置Ubuntu详细教程,关键步骤整合了引用内容: ### **完整安装配置流程** #### **1. 虚拟机基础设置** - **下载资源** - VirtualBox:[官网下载](https://www.virtualbox.org/) - Ubuntu镜像(推荐16.04):[国内镜像站下载](https://blog.youkuaiyun.com/dongjuexk/article/details/109334673)[^2] - **创建虚拟机** ```markdown 名称:`Ubuntu`(自定义) 类型:`Linux` 版本:`Ubuntu (64-bit)` 存储路径:建议改为`D盘`(避免C盘空间不足)[^1] ``` - **分配资源** - 内存:≥2GB(4GB更佳) - 硬盘:新建VDI动态分配,≥25GB #### **2. 安装Ubuntu系统** - **挂载镜像** 虚拟光驱加载下载的ISO文件(首次启动时生效) - **安装过程** - 语言选**简体中文**,分区选择**自动安装** - 用户名/密码按需设置(记录密码) - **重启前操作** 弹出安装介质(菜单栏 > 设备 > 光学驱动器 > 移除虚拟盘) #### **3. 关键配置优化** - **安装增强功能** 菜单栏 > 设备 > 安装增强功能 → 终端执行: ```bash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dkms linux-headers-$(uname -r) sudo sh /media/*/VBox*/autorun.sh # 自动挂载增强功能镜像后执行 ``` - **分辨率调整** 系统设置 > 显示 > 选择合适分辨率(安装增强功能后生效)[^1] - **共享文件夹设置** ```markdown 1. 主机创建文件夹(如`D:\VB_Share`) 2. 虚拟机设置 > 共享文件夹 > 添加路径指向该文件夹 3. 在Ubuntu终端挂载: sudo mkdir /mnt/share sudo mount -t vboxsf 共享文件夹名称 /mnt/share ``` - **网络配置(解决联网问题)** 虚拟机设置 > 网络: ```markdown 连接方式:`NAT`(基础上网) 高级 > 端口转发: - 新增规则:主机端口2222 → 虚拟机端口22(SSH用)[^3] - 协议:TCP,IP留空 ``` ### **常见问题解决** - **增强功能安装失败** 检查`linux-headers`版本是否匹配内核(`uname -r`) - **共享文件夹无法访问** 将用户加入`vboxsf`组:`sudo usermod -aG vboxsf $USER` - **网络不通** 改用`桥接网卡`模式(需主机网卡支持)[^3] > **提示**:首次启动后立即做系统更新: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y` ### 📚 参考资料 [^1]: VirtualBox安装Ubuntu基础设置(名称、路径、类型选择) [^2]: Ubuntu镜像下载与增强功能安装操作 [^3]: 网络NAT配置+端口转发解决SSH连接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