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配置数据库使可恢复性达到最大
计划常规备份:大多数介质故障需要从备份还原丢失或损坏的文件.
多路复用控制文件:因为所有控制文件都相同,所以丢一个两个的进行恢复不难.但都丢了就棘手了——建议至少三个,并放在不同介质不同路径下.
多路复用重做日志组:要从实例故障或介质故障进行恢复,必须依赖重做日志,建议每个重做日志组有两个副本.
保留重做日志的归档副本:
控制文件
二进制文件,用于说明数据库的结构.只要装载或打开了数据库,oracle服务器就必须能随时写入控制文件.如果此文件不存在,就不能装载数据库.
重做日志文件
重做日志组由一个或多个重做日志文件组成.族中的每个日志文件都是其它日志文件的副本.oracle建议每个组至少两个文件,分布在不同的磁盘或控制器上.丢失了整个日志组可以算最严重的介质故障,因为会导致丢失数据.但丢了多个成员的日志组中的一个或几个成员,只要有一个成员正常,就不算个事.这并不会影响数据库运行,但会在alert日志中报警.
谨记!不能在事务处理信息写入到日志之前完成提交,所以重做日志会严重影响数据库的性能.因此强烈建议将重做日志文件放到速度最快的磁盘中.如果可能,不要将其它任何数据库文件与重做日志文件保存在同一磁盘上.因为在给定时间只能写入一个组,所以同一磁盘中包含多个组的成员不会受损.
归档日志文件
实例会将联机重做日志组文件视为一个可在其中存储事务处理信息的循环缓冲区,因而会填充一个组,再转到下个组,写入所有组后,实例开始覆盖第一个日志组中的信息.
要配置数据库以获得最大的可恢复性,必须在允许数据库覆盖重做信息之前,指示数据库生成联机重做日志组的副本,也就是归档日志(archivelog)需执行以下步骤:
指定归档日志的命名惯例.
指定用于归档日志的一个或多个目的地.
将数据库置于归档archivelog模式.
注:如果使用快速恢复区,1和2是不必要的.将数据库置于archivelog模式之前,该目的地必须存在.如果将某个目录指定为一个目的地,则该目录名末尾应加斜杠.
备份策略可包括:
– 整个数据库(整体备份)
– 部分数据库(部分备份)
备份类型可表明:
– 包含所有数据文件中的所有信息(完全备份)
– 仅包含自以前某次备份以来更改过的信息(增量备份)
备份模式可为:
– 脱机(一致备份或冷备份) – 联机(非一致备份或热备份)
整个数据库备份包括所有数据文件和至少一个控制文件.(请记住!数据库中的所有控制文件都是相同的.)
部分数据库备份可能包括零个或多个表空间、零个或多个数据文件、一个控制文件(也可能不包括备份控制文件.)
完全备份会创建所备份的文件中包含数据的所有数据块的副本.增量备份会创建一个包含自以前某次备份以来更改过的所有数据块的副本.Oracle Database 10g 支持两个级别的增量备份(0 和1).级别0 或基线备份等同于完全备份, 其中包含所有数据块。级别1 增量备份可以采用以下两种类型之一:累积或差异。累积备份会备份自上次级别0 备份以来的所有更改。差异备份会备份自上次增量备份以来的 所有更改(可以采用级别0 或级别1).
脱机备份 (也称为一致备份)是在未打开数据库的情况下进行的.之所以称为一致备份, 是因为进行备份时,数据文件头中的系统更改号(SCN) 与控制文件中的SCN 相匹配.
联机备份 (也称为热备份或非一致备份)是在打开数据库的情况下进行的.之所以称为 非一致备份,是因为在打开了数据库的情况下不能确保数据文件与控制文件同步.如果使用了非一致备份,则需要按顺序进行恢复.
映像副本是指数据或归档日志文件的副本(类似于只使用操作系统命令复制文件)
备份集是一个或多个二进制文件的集合,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或归档日志文件.使用备份集时,不会存储空数据块,因此备份集在磁盘或磁带上占用的空间比较小.通过压缩备份集可进一步降低备份的空间要求.
映像副本必须备份到磁盘上,备份集可发送到磁盘或直接发送到磁带.
将备份存储为映像副本的优势在于改善了还原操作的粒度.使用映像副本时,只需要从磁带检索一个或多个文件.使用备份集时,必须先从磁带检索整个备份集,然后才能提取所需的文件.
将备份存储为备份集的优势在于可更好地利用空间.大多数数据库都包含20% 或更多的空块.映像副本会备份每个数据块,即使数据块为空也备份.备份集可明显地降低备份所需的空间.在多数系统中,备份集的优势强于映像副本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