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关系:原理、方法与应用
1. 递归关系的定义
递归关系是一种定义函数 (f(n))((n \in N))的方法,它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 对于自然数集 (N) 的某个子集 (N_m = {1, 2, \ldots, m}),函数 (f(n)) 的值以显式形式给出,即 (f(1) = a_1),(f(2) = a_2),(\ldots),(f(m) = a_m)。
- 对于 (N \setminus N_m) 中的参数 (k),函数的值由 (f(i))((i = 1, 2, \ldots, k - 1))根据指定规则表示。
这样构造的函数称为递归函数,其函数值的集合也称为递归序列。递归序列又可分为有限历史序列和全历史序列:
- 有限历史序列:序列的每一项明确依赖于固定数量的前几项。
- 全历史序列:序列的第 (n) 项 (a_n) 依赖于所有 (a_i)((1 \leq i \leq n - 1))。
2. 递归关系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算法时,经常需要研究递归定义的序列。主要的分析方法有以下三种:
- 代入法 :
- 步骤:在递归关系 (a_n) 的右侧,将 (a_{n - 1}),(a_{n - 2}) 等逐步用 (a_{n - 2}),(a_{n - 3}) 等表示,直到能确定 (a_n) 的公式。然后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得到的公式。
- 示例:对于递归关系 (a_n = a_{n - 1} + f_n)((n > 1),(a_1 = 1)),通过不断代入可得 (a_n = 1 + \sum_{i = 2}^{n} f_i)。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4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