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标志分类:相关工作与数据集处理
1. 相关工作概述
在交通标志分类领域,有多种不同的方法被提出。
1.1 两级分类法
Huang等人(2013)采用了两级分类法。在第一级,将图像分类到某个超类中,每个超类包含几个形状或颜色相似的交通标志。然后,根据超类调整输入图像的视角,并在调整后的图像上应用另一个分类模型。然而,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最终分类结果对调整过程较为敏感。
1.2 稀疏编码方法
- 匹配追踪算法 :Hsu和Huang(2001)使用匹配追踪算法对每个交通标志进行编码。在测试时,将输入图像投影到不同的滤波器基上以找到最佳匹配。
- 图嵌入方法 :Lu等人(2012)提出了一种图嵌入方法来对交通标志进行分类,通过使用L1,2范数在原始空间中保留稀疏表示。
- k - 均值聚类构建字典 :Liu等人(2014)通过对训练数据应用k - 均值聚类来构建字典,然后使用类似于局部线性编码的新编码输入对每个数据进行编码。
- 基于视觉属性和贝叶斯网络的方法 :Aghdam等人(2015)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属性和贝叶斯网络的方法。将输入图像划分为多个区域,使用弹性网络稀疏编码方法对每个区域进行编码,最后使用随机森林分类器检测属性,并使用贝叶斯网络对检测到的属性进行细化。
- 主成分空间投影 :Fleyeh和Davami(2011)将图像投影到主成分空间,并通过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