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软件的风险驱动测试方法
1. 新软件的风险驱动测试
软件项目有多种管理和开发方式,可遵循不同的生命周期模型,如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模型等。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一系列测试任务来验证和确认产品需求,风险控制措施的验证和确认也是如此。根据软件生命周期的不同,测试活动的规划和执行方式及目标也会有所不同,但软件测试必须以恰当的方法和程度验证风险需求,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以一个体外诊断(IVD)仪器控制软件项目为例,说明如何在风险驱动测试模型下维护需求、风险和测试用例之间的可追溯性,以及如何根据风险进行测试规划、覆盖和结果报告。
风险驱动测试的第一步是获取与风险相关的需求列表。通常在进行风险分析时,基于初始愿景、用户需求、其他初步文档和/或客户反馈来识别风险。在这个具体项目中,在进行任何软件特定任务之前,先对仪器有一个全局的了解,明确仪器的预期用途,并进行系统级的风险分析。然后为系统和软件定义基本的需求集,这为构建一致的风险分析奠定了基础。接着开始风险识别,之后进行风险评估,并为每个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以防止风险发生或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这里将这些措施简称为“风险缓解措施”。
风险需求分为两类:
- 可能构成风险的需求 :这类风险需求通常与客户需求和初步文档有关,也可能源于常见风险,如现成(OTS)软件或常见PC硬件故障等。需要定期以静态方式审查客户需求,以发现未检测到的风险。
- 直接或间接缓解其他风险的需求 :这类需求通常包括一组设计、文档或标签要求,旨在缓解其他需求带来的风险,是风险分析的结果。这些需求需要动态验证,即风险缓解措施。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4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