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一、提升上行链路可靠性的多连接技术
在制造和工业应用中,对通信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实现信息的高可靠、低延迟交换。为了避免或减少代价高昂的停机时间,无线电接入网络(RAN)需要进行相应设计。
(一)RAN架构与功能划分
在5G网络中,基站功能可分为三个元素:
- 中央单元(CU) :包含RRC和PDPC等高层功能。
- 分布式单元(DU) :包含RLC、MAC以及一些PHY层功能。
- 无线电单元(RU) :包含较低层的PHY功能。
这种架构便于实现RAN虚拟化,可灵活分配计算资源。在具有分布式RU和DU中共享信息处理的RAN系统中,上行通信时,接收信号信息需通过速率受限的前传链路(FH)从RU传输到DU。直接转发天线的I/Q接收信号会导致极高的FH数据速率,因此在RU中对接收信号进行预处理,并仅转发DU成功检测所需的必要数据量来限制FH数据速率更为合理。
(二)信息瓶颈量化
考虑具有J个接入点(AP)的RAN系统,AP对接收到的噪声观测进行预处理,得到本地观测值yj。为降低FH数据速率,在将本地观测值转发到DU之前,对其进行压缩。由于联合量化所有接收信号在实际中不可行,因此通过本地量化器函数zj = Qj (yj)将观测值yj单独压缩为离散字母表Zj中的消息zj。设计本地量化器时,目标是针对给定的源分布p (x),最大化源符号x与量化器输出zj之间的互信息(MI):
[Q^{\star} j = \arg\max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0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