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向异性导电胶粘剂与触摸屏电子技术解析
各向异性导电胶粘剂(ACA)相关技术
-
ACA 组装流程
- 层压或分配过程 :大多数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在 0.1 - 0.5 MPa 的压力下,于 60 - 90°C 层压 0.2 - 1.0 秒。此过程中关键是不能让空气困在 ACF 下方,否则会导致组装后空洞增多、剥离强度降低。自动化系统常使用图像识别系统检查层压后的 ACF 是否有位置偏差、褶皱或其他缺陷,典型的 ACF 层压精度在 X 和 Y 轴上为 ±0.2 mm。
- 分配过程 :各向异性导电膏(ACP)的分配与其他胶粘剂类似,材料的流变和触变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分配技术和速度。需注意不能在分配器中使用加热来控制粘度,因为这会使 ACP 开始固化。
- 安装过程 :安装可在室温或最高 100°C 的加热条件下进行。加热是为了减少压头下压并将组件顶部压入 ACF 的时间,但要控制加热,以免胶粘剂过早固化影响组装质量。安装过程中使用的压力范围从 0.05 到 0.5 MPa 不等,一般压力限制取决于组装设备而非材料本身。安装精度取决于组装要求,对于间距低至 0.2 mm(触摸面板组装常见)的情况,±15 - 20 µm 较为常见,也有能实现亚微米级安装精度的设备,但大多数批量生产设备的精度在 ±3 - 20 µm 范围内。
-
键合过程
:最后一步是热压过程,通过加热的压机与 ACF 组件接触,使两侧贴合,将导电颗粒夹在相对的触点之间并固化胶粘剂。加热方法主要有两种:
- 恒定热法 :加热器嵌入压机中,将金属块加热到固定温度,金属块通过与 ACF 键合尺寸匹配的工具传递热量,使 ACF 组件固化。加热器仅在保持金属块预设温度时开启或关闭,金属块的尺寸要为组件提供合适的热质量。
- 脉冲热法 :采用主动控制器监测并交替加热或冷却键合工具,以主动升高和降低温度。这种方法可以创建具有多个温度点的曲线,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但设备成本较高,稳定性稍低。脉冲热法的压头由陶瓷或金属制成,设计为低热质量以实现快速加热和冷却。
-
不同工艺的典型周期时间如下表所示:
| 工艺 | 压头下压时间(秒) | 总机器周期时间(秒) |
| ---- | ---- | ---- |
| 层压或分配 | 0.2 - 2.0 | 4.0 - 10.0 |
| 安装 | 0.01 - 2.0 | 1.0 - 10.0 |
| 键合 | 5.0 - 15.0 | 8.0 - 25.0 |
-
ACA 可靠性测试
- 测试条件多样 :ACA 键合的可靠性测试差异很大。许多但并非所有材料能在 250 - 260°C 的多次回流焊中完好无损,而且实施良好的 ACA 互连通常比周围的表面贴装技术(SMT)组件更可靠,尤其是在跌落测试中。
- 电气可靠性测试 :通过观察接头接触电阻随时间的增加来测试电气可靠性。ACA 的接触电阻因所选 ACA 和连接表面类型而异,例如金 - 金连接的接触电阻可低至 5 mΩ,与氧化铟锡(ITO)的典型接触电阻为 10 - 15 mΩ。在良好的 ACA 组件中,高温测试的前 100 小时左右,随着胶粘剂继续固化,接触电阻通常会降低,之后趋于稳定。
- 剥离强度测试 :剥离强度几乎总是会被测试,虽然很难证明剥离强度与可靠性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但由于其易于测量和理解,用户常花费大量时间来优化它。关键指标包括初始粘合强度和长期跌落测试可靠性。初始剥离强度要足够高,以承受最终组装前的后续组装过程,长期粘合强度要能承受正常使用。典型的使用 ACF 进行柔性 - 柔性(FOF)或柔性 - 板(FOB)组装的组件,其剥离强度在 12 - 25 N/线性厘米之间,在此强度下,印刷电路板(PCB)或柔性印刷电路(FPC)上的铜导体通常会在 ACF 键合失效之前分层。与其他基板(如柔性 - 玻璃(FOG))的粘合强度通常稍低,因为连接材料的表面更平整。
- 固化程度分析 :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或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来确定胶粘剂的最终固化程度。固化程度超过 85% 通常能通过大多数消费级可靠性要求,这是 ACA 工艺开发中的关键里程碑,因为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可靠性,还设定了键合周期的压头下压时间,而压头下压时间几乎总是组装过程中最长的部分,从而决定了该生产线部分的吞吐量。
触摸屏电子技术相关内容
-
触摸屏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 与消费电子同步发展 :触摸屏电子技术与消费电子的总体发展和市场压力紧密相关。过去 10 年,随着热门电子产品的推出,触摸感应成为产品差异化的重要元素。手机、MP3 播放器等高销量应用对触摸屏电子技术的价格和性能产生了巨大压力。
- 处理能力转移 :随着系统主处理器(主机)处理能力的提高,处理任务从触摸屏电子设备转移到主机,这使得触摸屏电子设备更简单、成本更低,而主机端的驱动程序计算更密集。对于许多高性能设备,这种趋势将持续,但对于需要减轻主机处理时间和功耗以实现可靠性能的系统,通常会考虑使用独立的触摸屏电子设备。
- 新技术涌现 :随着处理能力的提升,更多的触摸技术得以实现。先进的视频处理和高速电子技术使得如今许多多点触摸系统得以应用。
- 缺乏标准挑战 :随着消费市场对新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触摸感应技术不断创新,但该行业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一些新发展缺乏标准。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多数触摸供应商倾向于定制设计,而非 10 年前常见的现货解决方案。
-
触摸屏系统中的电子设备
- 系统组成 :典型的触摸屏系统包括三个主要组件:传感器、驱动电子设备和用于解释触摸的软件(通常为驱动程序或操作系统)。根据触摸屏系统的不同,每个主要元素的成本和复杂度不同,并且在软件驱动程序或电子设备层面通常存在权衡。
- 触摸屏电子设备的作用 :触摸屏电子设备在所有触摸屏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传感器连接到电子设备,电子设备通过通信协议将触摸数据呈现给主机上的软件。其功能包括驱动传感器、解释传感器数据、过滤数据和校准数据,其中驱动传感器是主要功能,它能从传感器生成可处理为触摸信息的数据。一些触摸控制器仅将原始触摸数据传递给主机处理,而更先进的触摸控制器能够执行解释、过滤和校准触摸数据等所有步骤,这可减轻主机的工作负担,具体取决于系统要求。
-
驱动传感器的方法
-
驱动 4 线模拟电阻式触摸传感器
:4 线模拟电阻式触摸传感器由稳定层和柔性层组成,通过间隔点在机械和电气上分离,两层相互垂直组装。确定触摸位置的步骤如下:
- 第一步,在柔性层上施加电压梯度,使用稳定层测量柔性层上触摸位置的电压。
- 第二步,在稳定层上施加电压梯度,使用柔性层测量稳定层上触摸位置的电压。在驱动轴上任何位置测量的电压是可预测的,沿驱动轴方向的触摸会产生线性变化的电压,垂直于驱动轴的触摸产生相对不变的电压。这种传感器通常最容易集成,能生成良好的单指触摸数据,这些数据可解释为手势和标准光标移动。
-
驱动投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
:投射电容式触摸通常具有光滑的玻璃表面,支持多点触摸和先进的多指手势功能,在许多消费应用中很受欢迎。其基本构造是使用两层由电介质隔开的玻璃,上面刻有 ITO 图案,以行和列垂直排列形成矩阵。通过沿每个轴扫描,识别高电容线,然后根据这些高电容线的交点确定位置,这种扫描系统和传感器图案可实现对多个同时触摸点的解码,即具备“多点触摸”能力。
- 电容原理 :电容是材料存储电荷的能力,简单的电容模型是由绝缘体隔开的两个导电板,电容(法拉)计算公式为:Capacitance (farads) = k × ε0 × (A/d),其中 ε0 = 自由空间介电常数 = 8.854×10⁻¹² F/m,电容值取决于极板的表面积、极板之间的距离以及极板间绝缘体的材料常数。
-
驱动 4 线模拟电阻式触摸传感器
:4 线模拟电阻式触摸传感器由稳定层和柔性层组成,通过间隔点在机械和电气上分离,两层相互垂直组装。确定触摸位置的步骤如下:
综上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胶粘剂和触摸屏电子技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它们的发展和优化对于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工艺和技术,以实现最佳的效果。
各向异性导电胶粘剂与触摸屏电子技术解析
电容测量方法
- 电容式传感模块(CSM) :电容式传感模块是一种用于测量电容的方法。它通过特定的电路和算法来检测电容的变化,从而实现对触摸的感知。在投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中,CSM 可以精确地识别高电容线,进而确定触摸位置。
- 电荷时间测量单元(CTMU) :电荷时间测量单元也是一种电容测量方法。它通过测量电容充电或放电的时间来间接获取电容值。这种方法在一些对成本和功耗有要求的应用中较为常见。
以下是电容测量方法的对比表格:
| 测量方法 | 原理 | 应用场景 |
| ---- | ---- | ---- |
| 电容式传感模块(CSM) | 检测电容变化 |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触摸应用 |
| 电荷时间测量单元(CTMU) | 测量充电或放电时间 | 对成本和功耗敏感的应用 |
数据处理与手势识别
- 数据过滤 :在获取触摸传感器的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过滤。数据过滤的目的是去除噪声和干扰,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常见的数据过滤方法包括均值滤波、中值滤波等。
- 数据校准 :数据校准是确保触摸位置准确的重要步骤。由于传感器的制造公差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触摸数据可能存在偏差。通过校准,可以将这些偏差进行修正,使触摸位置更加精确。
- 手势识别 :随着触摸屏技术的发展,手势识别变得越来越重要。常见的手势包括点击、滑动、缩放等。手势识别的实现需要对触摸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算法来判断用户的手势动作。
以下是数据处理流程的 mermaid 流程图:
graph TD;
A[获取触摸数据] --> B[数据过滤];
B --> C[数据校准];
C --> D[手势识别];
触摸屏电子设备的通信与选项
- 通信信息 :触摸屏电子设备与主机之间通过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数据包中包含了触摸的位置、强度等信息。常见的通信协议包括 SPI、I2C 等。
- 典型命令 :在通信过程中,会有一些典型的命令用于控制和配置触摸屏电子设备。例如,初始化命令、校准命令等。
- 选项选择 :对于触摸屏电子设备,有多种选项可供选择。例如,不同的传感器类型、不同的驱动芯片等。在选择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性能要求来进行综合考虑。
以下是通信信息和典型命令的列表:
- 通信信息:
- 触摸位置
- 触摸强度
- 触摸时间
- 典型命令:
- 初始化命令
- 校准命令
- 数据读取命令
总结
各向异性导电胶粘剂和触摸屏电子技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向异性导电胶粘剂通过特定的工艺实现可靠的互连,其可靠性测试确保了连接的稳定性。触摸屏电子技术则随着消费电子的发展不断进步,从驱动传感器到数据处理和手势识别,每个环节都在不断优化。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材料、技术和设备,以实现最佳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这些领域还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超级会员免费看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