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电源供应基础解析
1. 电压范围与生成
1.1 实际供应电压范围
显示器的实际供应电压范围在 17 至 20 V 之间,其他电压轨均由此电压轨生成。生成 Vmain 的电压轨的负载电流需求通常在 20 mA 左右,具体取决于显示器的尺寸和分辨率。
1.2 电源来源与转换
大多数使用此类显示器的系统由电压范围在 1.8 至 5.0 V 的可充电电池供电,或者系统中已有 5 V 或 3.3 V 的标准电源轨。为生成 Vmain 电压轨,最常见的实现方式是使用升压转换器,例如 TPS61040。
1.3 亮度和对比度控制
通过改变升压转换器的输出电压可以设置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一种实现方法是将电阻连接到反馈引脚(FB),通过向该电阻施加控制电压来设置升压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从而调节 LCD 的亮度。市场上也有一些设备支持通过施加数字信号来设置升压转换器的输出电压,如 TPS61040。
2.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
2.1 工作原理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ctive Matrix LC Displays)使用通过非晶硅工艺沉积在 LCD 背板上的薄膜晶体管(TFT),通常用于尺寸大于 700 的 LCD。与无源矩阵相比,每个像素由薄膜晶体管控制。当图像写入显示器时,从屏幕顶部的第一行开始,逐行开启,直到屏幕底部的最后一行。通过向整个栅极线施加高电压来开启所有 TFT,TFT 开启后,视频信号被施加到该行的每个像素,对由 CLC 表示的像素单元及其存储电容 Cs 进行充电。存储电容 Cs 连接到前一个栅极线以节省额外的接地线。然后通过向栅极线施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