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lang:面向未来的编程与开发资源
1. 迈向未来的计算格局
计算领域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大型的单体处理器正逐渐成为“恐龙”,而将处理能力按需分配的理念正崭露头角。未来属于多核处理器和分布式处理器的时代。在这个新世界里,我们以往编写程序的技术正面临挑战,而 Erlang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案。它的一些基本概念能够让代码变得可靠、易于维护,并且能在当今和未来的架构上良好扩展。
2. 程序文档化与 Erlang 类型表示法
2.1 程序文档化
Erlang 对类型有明确的概念,但很多信息是隐式的。为了在文档和函数讨论中更清晰地表达类型信息,Erlang 社区开发了一种类型表示法。这种表示法并非程序源代码的一部分,而是一种文档工具,用于描述 Erlang 源代码。借助它,我们可以明确指定函数可能接受的参数类型和返回值类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module(math).
-export([fac/1]).
%% @spec fac(int()) -> int().
fac(0) -> 1;
fac(N) -> N * fac(N-1).
这种类型表示法常用于 Erlang 手册页和 API 描述中。虽然它是非正式的,我们常常不会完全指定类型,但足以捕捉函数的核心功能。
2.2 Erlang 类型表示法
2.2.1 定义类型
类型分为预定义类型和用户定义类型。预定义类型有 any() 、
Erlang开发资源与类型系统详解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