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需要整体创新政策:目标、问题与工具
1. 引言
在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各国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解决诸多问题的关键手段。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影响创新的方向和速度,这些举措旨在实现不同的目标,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改善公共卫生、优化城市能源和交通系统以及加强环境保护等。然而,目前大多数创新政策存在局限性,往往是片面而非整体的。
2. 创新政策的现状
2.1 片面创新政策的表现
- 维度聚焦不足 :大多数创新政策仅关注创新系统的少数维度,缺乏对整个系统的全面审视。例如,科学生产和基础研究活动受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关注,而技能形成与创新绩效的关联、研发中“开发”环节(如原型制作和示范)等对促进创新至关重要的问题却被忽视。
- 供需侧失衡 :在创新政策设计中,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注不平衡。多数政府举措侧重于供给侧,关注特定技术能力的提供,而需求侧(如私人和公共消费模式及需求)直到最近才受到更多关注。
2.2 创新政策的多样性与结果差异
政府的创新举措性质多样,目标不同,但面临的情况、投入的资源以及政治目标的明确程度各不相同,政策结果也大相径庭。这导致了大量不同程度成功的案例,让人眼花缭乱。
2.3 创新概念的炒作与政策的不足
“创新”在政治圈中备受关注,源于人们普遍认为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变革以及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但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尽管创新概念广泛渗透到政治话语中,但创新政策仍然存在偏差、缺乏重点且具有局限性。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