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学中的回归与生存分析方法
在生物统计学领域,回归分析和生存分析是两种重要的数据分析方法,它们在医药流行病学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相关的概念。
1. 回归分析方法
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常见的回归分析方法包括逻辑回归、泊松回归、负二项回归、分层线性建模和逐步回归等。
1.1 逻辑回归
逻辑回归类似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可用于建立暴露变量与结果概率之间的关系。例如,暴露变量可以是治疗A与治疗B的对比,结果可以是暴露后12个月存活或死亡的概率(二分变量)。逻辑回归的模型方程与OLS回归相似,但二分结果以对数优势比单位(也称为“对数几率”)表示。
1.2 泊松回归
泊松回归适用于结果为独立事件计数的情况,也可用于率数据,其中率是事件计数除以观察单位。例如,死亡率是死亡计数除以观察人年。泊松回归是广义线性模型(GLM)的一个特例,假设结果变量具有泊松分布。泊松回归模型将对数(率)参数建模为结果的线性预测因子,观察计数假定从泊松分布中抽样。简单泊松回归可推广到多元泊松回归,就像简单逻辑回归可推广到多元逻辑回归一样。
1.3 负二项回归
当计数结果变量存在“过度离散”时,负二项分布可作为泊松分布的替代方法。泊松模型的主要特征是假设计数数据的均值和方差相等,但在观察性研究中,这种均值 - 方差相等的关系并不常见。大多数情况下,观察到的方差大于假定的方差,这称为“过度离散”。例如,一个地区观察到的死亡人数会受到季节变化(如天气、空气污染或假期)的影响。负二项回归可视为泊松回归的推广,因为它与
生物统计学回归与生存分析详解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99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