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机制设计与应用解析
1. 引言
在资源分配中,拍卖是一种重要的机制,它能在自私的参与者之间实现稀缺资源的分配。不同类型的拍卖机制在不同场景下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应用。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拍卖机制的相关内容,包括期望价值计算、不同类型的拍卖及其特点等。
2. 第二高估值的期望价值计算
当已知投标人 i 具有最高估值时,我们需要找到第二高估值的期望价值表达式。对于从均匀分布中抽取的样本,第 k 阶统计量的公式很有用。对于从 [0, vmax] 进行 n 次独立同分布的抽取,第 k 阶统计量为:
[
\frac{n + 1 - k}{n + 1}v_{max}
]
如果投标人 i 的估值 vi 是最高的,那么有 n - 1 个其他估值是从 [0, vi] 的均匀分布中抽取的。因此,第二高估值的期望价值是从 [0, vi] 进行 n - 1 次抽取的一阶统计量。代入上述公式可得:
[
\frac{(n - 1) + 1 - (1)}{(n - 1) + 1}v_i = \frac{n - 1}{n}v_i
]
这证实了相关定理中的均衡策略,也让我们对非均匀估值分布下的第一价格拍卖的均衡策略有了猜测:每个投标人根据自己的估值是最高的假设,对第二高估值的期望进行投标。
同时,关于收入等价定理需要注意,它是一个“如果……那么……”的陈述,而非“当且仅当”的陈述。也就是说,满足定理条件的所有拍卖必然产生相同的期望收入,但产生该期望收入的所有策略并不一定构成均衡。因此,在使用收入等价定理确定一个被认为是均衡的策略组合后,必须证明该策略组合确实是一个均衡。证明方法是假设除一个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